【百年风华 奋进甘肃·党员风采】马甲平:激活撂荒土地 乌龙头种植趟开特色脱贫致富路

29.06.2021  17:58

【专题】甘肃省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刘堡镇窑儿村党支部书记马甲平

  6月的窑儿村满目苍翠,马甲平行走在山间,看着满山的乌龙头面露喜色。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刘堡镇东梁山区层层梯田里种的全是乌龙头,青山绿水俨然成为了金山银山,山头绿了,村民富了。

  作为核心产区的窑儿村,海拔1900米左右,距县城约8公里。在马甲平的带领下,乌龙头种植让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窑儿村共有243户1126人,2013年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占了60户351人。因为贫困面大,窑儿村是出了名的深度贫困村。

  为了摆脱贫困,村里的青壮劳力大多选择外出务工,村里的撂荒地也越来越多,野草疯了似的长。作为村支书,马甲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无论到啥时候都不能撂荒了。”

  为了找到适合村里发展的产业,马甲平开始试种胡萝卜、大葱、花椒、核桃等作物,发现都不适合生长。最终,经过多番试种,2016年他从乌龙头种植中捕捉到了商机,并于2017年在村里开始大面积种植,为全村趟开了一条特色脱贫致富路。

  “乌龙头栽植起来简单,花费的力气少,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随时去问马书记,他可是我们这里远近闻名的专家。”村民马占山告诉记者,他家6口人,儿子在北京河北开饭馆,家里只有老两口。

  “年纪大了种不动地,地荒着又可惜,在自家地里种了十多亩乌龙头,一年也有三四万的收入。”马占山高兴地说。

  如今,在马甲平的带领下,窑儿村种植乌龙头的村民多达180户,乌龙头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新产业。

  “许多村民都在县城里买了楼房,日子越过越好了。”据马甲平介绍,近些年村里走出去的年轻人也在餐饮行业闯出了一片天地。看到大家发展的越来越好,马甲平也动起了心思,那就是让家乡更多的劳动力走出去。

  马甲平积极联系在全国各地经营餐馆的本村村民,商议吸纳家乡务工人员在饭店打工。目前全村餐饮业从业人员已超百人,产业规模达到数千万元。餐饮业+乌龙头种植让窑儿村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这个曾经土地撂荒严重、主导产业缺失的贫困村庄,如今依靠乌龙头种植产业和餐饮业,开辟出了一条特色致富道路,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