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台的“翻盘逆转”

13.08.2016  07:37

金瓜熟了

    骄阳似火,炙烤大地,看家犬“黄黄”卧在大门口,吐着舌头喘息。马建军亲昵地拍了拍“黄黄”的脑门,开着农用车上工了。

    庄稼地里头,马建军的老婆蒋锦,已经干了一个早晨的活计,口干舌燥,“真心”不想跟老公搭话——言外之意很明显:“嫌我睡得迟了呗。”马建军摸着头说。

    红古区红古镇旋子村马家台的40户农家,眼下正在秋收头上,一个劳力恨不得变成两个劳力来使。这里的瓜果、蔬菜大丰收,两口子之间的分工通常是老婆负责白天采收,老公负责晚上出售。马建军的西红柿种植地里,红彤彤的西红柿直冲蒋锦“招手”。老马是个风趣人,风吹柿子秧动弹,他说:“那是西红柿在向老婆招手。小半天才摘了三分之一亩,人家不生这个气才怪呢。”说话间,老马帮老婆摘满了一大篮子果实。

    马家台上无穷人

    酷暑难耐的八月天,记者走访马家台。马家台上良田千亩,果实累累。放眼望去,家家户户丰收忙。

    这里种植的蔬菜都是纯绿色无污染的有机蔬菜,西红柿、青辣椒、长茄子、大南瓜……农户们拉着新采摘的蔬菜到海石湾,尝试着摆个摊点,慢慢卖出好价钱,结果时间上根本不允许,大部分农户,一古脑儿从田间全批发了。

    农户王洪先去年一茬庄稼收入了6万元钱。他家里6口人,30余亩地,种植了蔬菜七八亩,种植了“郁金香”香瓜10余亩,庄稼成熟,全批发了,王洪先站在田埂上数现钱。今年农忙时节,王洪先的姨父、舅子都来到农田中帮忙,期望卖出高于去年的好收成。

    马建军家中4口人,今年种植了26亩地,15亩“郁金香”收入了5万元左右,4亩西红柿、3亩辣椒、3亩老番瓜才开始采摘,收入还难估算。马建军一家辛苦耕种了10年,收入不菲,购买了小轿车,还在海石湾购置了新楼房,冬天过冬,一家人就搬到县城里面去了。

    “马家台上无穷人”,田间的劳作者趁着歇息时,纷纷向记者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添言道:“家家都有小轿车,都在海石湾买了新楼房,户户存款在30万元以上。”百姓人家心头甜,毫不隐讳自己的收入。

    乡下的荫凉也卖钱

    回溯到10年前,马家台上众乡亲的收入,可不敢跟台下比。台下是水浇地,精耕细作了上千年。台上是山台地,压砂田,完全靠天吃饭。

    红古区开发利用山台地,在全区47个山台地上花工夫,意欲“再造一个红古川”。该区在马家台上推广种植了薄皮核桃树,引进种植了新疆大枣树,涵养水源,轮作翻新。到如今,林果经济初显,林下经济倍增,旅游观光项目水到渠成。

    红古镇党委书记钱崇文介绍说,今年,马家台上,砂地种植面积6600亩,主要种植薄皮核桃、西瓜、金红宝、郁金香、西红柿、南瓜、辣椒、向日葵、新疆大枣等50多个农作物品种。其中,核桃种植面积约6000亩,其中已挂果2000亩,核桃亩产500斤,年总产值100万斤。

    树上核桃硕果累,核桃树下游人稠。盛夏时节,“热的受不了”的市民群众自觉走进这一片绿荫地,自觉地把这一片农田辟为了观光田、避暑地。当地农户因地制宜,着力发展休闲经济,建设“农家乐”,从观光农业、采摘农业中赚来了一笔意外的收入。这让这一批建设者始料未及,喜上眉梢。钱崇文说:“真是没想到,乡下的荫凉也卖钱。

    一碗新鲜的农家饭

    为了将“多情”的客人留下来,近日,红古区政府在马家台上举办了该区首届乡村旅游节,开设了采摘、烧烤、露营、徒步等多个游乐项目,旨在把红古区的“近郊游”优势完全发挥出来,拓宽增收新渠道。

    采摘节这一天的马家台,披红挂彩,装扮时髦,金色的向日葵怒放,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大红瓤子西瓜端上来,让游客亲口尝一尝这凉爽的滋味。时令蔬菜亲手采摘,蔬菜园中,成城里孩子们的乐园。寂静了千年的马家台,突然一天就热闹得翻了天。据不完全统计,乡村旅游节当天,光临马家台的客人超过了1万人。名不见经传的马家台声名鹊起。

    旋子村的众多餐饮店,久负盛名,当天,也从台下搬到了台上,应急支差。节后,红古镇的党委班子马上行动起来,帮扶村民们开办属于自己的“农家乐”,解决游客的伙食之忧。

    马家台的村民张鹏在核桃园中开办了第一家“农家乐”,六七个乡亲当帮手,做了一桌子清真可口菜,蔬菜都是园中现摘的,肉品都是从当地养殖户中现宰的,主人、客人庆开张,一碗新鲜的农家饭,吃得大家乐开怀。核桃园中,客人们随手毯子一铺,席地而坐,共话桑麻,其乐融融。

    红古镇镇长武爱华说,今明两年,红古镇将在马家台聚力建设群众增收项目——“农家乐”,旨在把这个依托核桃基地的城郊农业观光旅游品牌打响,让马家台40户人家吃到农田之外的另外一碗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