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为何讳言“耕地宝”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阿里巴巴推出了一款叫做“耕地宝”的产品,做起了互联网农业概念,将会促进农村土地流转,阿里巴巴甚至有可能“出资1亿元流转5000亩农村用地”。对此,阿里巴巴方面表示,“耕地宝”遭到外界误读,该项目实际是阿里巴巴旗下团购平台聚划算的一次团购活动,项目不涉及农村土地流转,阿里巴巴和聚划算也不会出钱参与农村土地流转。
(据5月28日《京华时报》)
既是如此,部分人高呼的“电商加速土改”云云,当然也就成了无本之末。当然,阿里还是做了点什么的。公开报道称,3月间,阿里聚划算平台与浙江省供销社联合安徽省绩溪县瀛洲、伏岭镇的仁里、龙川、湖村三个行政村举办了一个叫做“开心做地主”的团购活动。据说人气极旺,首批项目销售当月告罄,共有将近3000个家庭认购成功,可定期下乡享受地主待遇。
我们可以将之视为基层和电商谋创新的一次结合,因为从这一项目的相关宣传看来,“拔高”其“中心思想”的痕迹十分明显——它不但能盘活当地农村闲散土地,恢复土地种植农作物的基本功能,还能借此促进当地就业。同时,
“认购了土地”的消费者还能获赠当地4A、5A级景区仁里、龙川、湖村的旅游门票及免费的农家住宿体验,此举可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从而提高当地村民收入,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行业。甚至有可能进一步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流,从而改善留守儿童及孤寡老人等社会问题。虽然这般一板一眼的村镇工作报告体宣传文案,不像出自无所不能的马氏公关部之手,但对坊间如此定调阿里的又一个小尝试,以其个性最初应是相当受用的。
但毕竟还是一个小尝试,肤浅一点说就是农民把闲置土地拿来出租给城里人,让他们可以随时来种瓜摘菜、乡间旅游;跟眼下城市近郊四处开花的生态休闲农庄项目没有本质区别,唯一不同的是电商平台聚划算做了拉郎配的中间人。所以,当传言升级,外界开始把这一单一的、局部的产品与余额宝之类的“颠覆式”创新相提并论,把阿里描述成“电商土改工作队”要搞“耕地宝”时,它终于坐不住了。于是赶紧撇清,强调说“目前聚划算方面尚未有计划进行一下次活动。”
阿里就是再顽皮,也一定是不会拿“土改”来给自己脸上贴金的。所以,个人对其此番举动的解读是:阿里正在利用自身已有的大电商平台实现与广大农村市场的对接。其实有迹可循,想一想被马云所染指的海尔日日顺物流,其核心优势之一不就是在三四线县城和农村的配送能力么?可若是仅凭农产品电商这一分支,想象空间有限且阿里并不具有天然优势。如果能够直接把城市消费力与农村经济的根本驱动力——土地嫁接起来,则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实现城乡市场通吃。就此而言,阿里急于澄清的,是外界非要把“耕地”一词放在宝类产品的名称中的做法,但它并未否认其进入土地流转环节的意图。
近日在淘宝拍卖会司法拍卖平台上,就出现了一宗由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挂出的土地,因其起拍价为3.25亿元,还获得了“淘宝史上最贵商品”的称号。而去年3月间,淘宝便已成功拍卖出一宗国有土地使用权,成交价格达1.59亿元。既然能够对土地使用权的网上拍卖,为什么不可以搭建起农村土地流转的电商平台来呢?何况政策已趋明朗,未来将“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深化农村改革的大背景下,互联网企业深度介入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或许能够更高效、更直接的利用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减少浪费、降低污染。甚至可以憧憬一种P2P式的农村土地流转方式,使得农民个人能够通过电商平台来出租自有土地的使用权或耕种权,最大限度地消弭信息不对称,减少可能发生在中间环节侵害农民权益的风险;减轻资本利用农村土地流转政策行“圈地”之实的风险。
其实马云不必多虑,帮中国农民利用脚下的土地踏实赚点钱,远比叫着喊着颠覆这个颠覆那个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