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首家无声火锅店落户兰州 首批招20名残疾人就业

04.12.2014  09:01
一位阿姨拿起图片为“”的爱心摇摇牌,服务员很快送来了碗。

  甘肃新闻网兰州12月4日电 据兰州晚报报道: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以聋哑人就业和无声服务为特色的重庆刘一手心火锅正式落户兰州。开业当天,公司董事长刘松与省残联理事长华文哲签订了“心心相印”助残帮扶甘肃项目协议,重庆刘一手心火锅饮食文化公司将分期分批10年资助甘肃200名特困残疾人,每人每月1000元。

   数据

   全省有50多万重度残疾人和近20万特困残疾人

  据省残联统计,目前,甘肃还有50多万重度残疾人和近20万特困残疾人。今年以来,该省实施了残疾人教育就业扶贫“百千万”工程,整合各类助残政策资金,实施了一批影响力大、受益面广的残疾人“造血”、“兜底”项目,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社会成效。

  昨天开业的重庆刘一手心火锅西关店,面积1000平方米,服务员大部分由听力语言残疾人担任,首批招收了20多名,进行了一个月的餐饮服务知识和交流方式的集中培训。从当天起,他们与健全人一起工作,同工同酬。

  “特殊的群体需要特别的关爱,社会的和谐需要大家的努力。”省残联希望更多的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能够通过多种互利共赢的合作方式,积极投资残疾人服务领域,热心参与残疾人事业发展,让更多的残疾人朋友过上有保障、有尊严的生活。

   体验

   点菜靠呼叫器无声服务胜有声

  昨天,记者走进这家无声火锅店时,有一名聋哑服务员微笑着上前迎接。与一般火锅店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店多数服务员身上都有黄色笑脸牌,而身佩黄色笑脸牌的服务员就是聋哑人。而且每个餐桌上都有呼叫感应器、爱心摇摇牌、顾客用笔和小本子等用具,方便这些特殊的服务员与食客进行沟通与交流。

  另外,服务员会不时地盯着自己手上的电子表看。“其实服务员手上佩戴的不是‘手表’,而是一个长相和手表相似的‘点菜呼叫器’的接收端。”该店负责人说,为了保证客人和服务员沟通无障碍,企业为每张餐桌都配备了一个“点菜呼叫器”。食客按下桌子上的“加水”、“加菜”、“结账”的按钮,手表就会震动,显示顾客需要的服务,他们立刻会来到你的身边,为你提供热情的服务。

  此外,每个服务员口袋里都有便笺纸,如需交流可“写字传话”。顾客也可模仿桌上的图示比划手势,服务员就能读懂你的意思。在现场,一位阿姨拿起图片为“”的爱心摇摇牌,服务员很快送来了碗。阿姨竖起大拇指为他的服务点赞。

   幕后

   刘一手原来是断臂做心火锅推动助残事业

  在昨天和省残联签署助残计划后,专程来兰的重庆刘一手心火锅董事长刘松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他坦言,1994年他因车祸痛失左臂,“刘一手”因此而得名。“因为我是个残疾人,所以更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残疾人,让他们能和健全人一样活出价值,活出尊严。‘无声’主题火锅通过招收聋哑员工和少部分肢残员工,在推动助残事业、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同时,也希望引发社会的关注,让更多企业投身于公益事业。

  来自金昌的小王今年20岁,也是首批招录的聋哑人服务员之一,昨天她正式上岗。戴着助听器的她告诉记者,在来火锅店前,因她是聋哑人,被用人单位一次次地拒绝。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却无法与同事交流,无论逛街吃饭,她都很孤单。现在,这里有20多个聋哑人,她终于有了归属感。(首席记者刘蔚霞文/图)

  原文标题:全省首家无声火锅店落户兰州

  原文链接:http://wb.lzbs.com.cn/html/2014-12/04/content_1367165.htm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