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研发的“饲用小黑麦”一年两作模式 在陇东地区取得良好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近年来,平凉市农业科学院联合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探索培育形成的“饲用小黑麦复种青贮玉米或甜高粱”一年两作高效生产模式,在平凉得到有效推广应用,为改善土壤墒情、农田增产、农民增收、助推全市红牛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平凉市示范推广种植的小黑麦品种是由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杜文华教授培育而成的“国审甘农2号”小黑麦,这种小黑麦粗蛋白含量高,抗疫性强,具有充分的生长竞争优势,整个生育期都无需农药防止杂草,可有效解决农田环境污染及连续耕作引起的土壤营养偏好和病虫害滋生等问题。同时,小黑麦能够带绿越冬,可增加冬春季土壤的覆盖度,减少冬春季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杜文华:“因为它是小麦和黑麦的杂交后代,因此,它具有高产、优质、抗疫性强、适应性广的特性。”
基于小黑麦自身的生长周期和平凉的气候条件,小黑麦在平凉的种植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饲用小黑麦复种青贮玉米或甜高粱一年两作”高效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冬季闲田多收一茬饲草,提高单位面积的饲草产量。
平凉市农业科学院草畜研究所副所长、助理研究员余小亮:“从2017年开始,经过连续四年的实验和示范,该模式已经比较成熟。我院今年在高平实验站、崆峒区拓圆种植合作社、泾川县首燕牧业有限公司、崇信县草业公司,累计推广和示范2000多亩。”
记者了解到,小黑麦一般在上一年10月下旬种植,来年5月份收割,6月初就可以复种饲用玉米或者甜高粱,10月初收割。两茬鲜草年亩产8吨左右,可收入四千元,较单纯种植青贮玉米或甜高粱增产60%左右。在高效增产、切实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一年两作的高效生产模式还延长了4个月的青饲供应期,为平凉公牛养殖供应了充沛的饲草。
平凉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孙智清:“一年一亩地大概产饲草7到9吨,把饲草产下来,我觉得咱们红牛的品质和经济效益就能提高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