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食品被通报16批次,为何还能销售
4批次、6批次、16批次……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字,关乎的却是老百姓的食品安全。近日,北京青年报调查发现,同一食品高达16批次被通报下架或4次上榜“黑名单”,但照样“畅行无阻”出现在市场上。屡上黑榜的产品为何不影响其生产和销售?到底是监管不力还是机制不畅?抑或是处罚措施松软没人当回事?背后原因值得社会深思。
茶叶、酱汁、香片等问题产品,明明抽检不合格、被点名、该召回,却得到“厂家正常生产啊,有问题就再退货呗”的回应。言外之意,不用拿抽查检验作为约束不合格产品的门槛。可以说,“黑榜单”在监督曝光问题食品方面成效明显,对违法违规生产商形成了一定的舆论压力,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没有严格的执行和监督,却沦为“没有约束力”、“管不住”问题产品的一纸空文。虽然按《食品召回管理办法》规定:“对于不安全食品,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严格按照期限召回”,但目前对曝光的食品企业还多是靠市场自行约束。对于不合格食品领域产品,超市或卖场接到通报的“下架”名单后,有的清理封存后退货,有的根据情况设立安全风险等级。看似有章有序,其实这多是商家内部自我约束的规则,既缺乏法律制度的硬性要求,也很难做到卖家与生产商的一一协议,显然问题食品要重回市面,变得“有很大的空子可钻”。这种现象,成为击破百姓饮食安全信心的“首害”,也曝出当下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
事实上,“舌尖上的安全”一直是百姓的心头之患,也是政府重拳整治的重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食品安全战略”,顶层设计可谓找准了民生关注的重心。但现实生活中,已经上榜“黑名单”的问题食品,呈现的却还是自由行的“另一种轻”,更别说那些没有被发现的问题食品的肆意横行。近年来,掺假、超标、添加、化学等影响食品安全性的公共事件不在少数,食品安全隐忧难解。残酷的现实犹如一针清醒剂,指出“黑名单”“屡教不改”不足以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监管再发力一些、制度更严密一些、法律更完善一些、执行更严实一些。
在近日召开的第十三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上,有关负责人就表示,正在起草《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将尽快建立健全与新法相适应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应该说,从法律和社会监管层面上织密织牢织实食品安全的“一体化网络”,尤为迫切。
“一饭膏粱,维系万家;柴米油盐,关系大局”,食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永恒的话题。“健康中国”,离不开政府监管、法律保障、生产商自律,更要靠社会合力。对食品领域违法违规生产商、经销商采取更严实的强力监督和从重惩罚,不让问题食品“还魂”、“逍遥”,保障人民的“口腹安全”,还任重而道远。据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