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被掺罂粟壳,严惩谨防“被吸毒”!

17.10.2014  11:34

   食品被掺罂粟壳,严惩谨防“被吸毒”!

   背景 :有记者在陕西宝鸡吃过当地赫赫有名的“小孟华”凉皮后,3人尿检吗啡成分呈阳性,怀疑不法商人在食物中非法添加罂粟壳等物品。而在陕西神木,同样出现了羊杂碎里加罂粟壳的事件。

   华商报发表杨鹏的观点: 宝鸡“小孟华”凉皮店员工爆料“配料都是老板一人制作,从来秘不示人”,宝鸡警方也根据员工反映检查了存放的配料。可以说,凉皮店员工的这种举报,某种意义上,正是公众的困惑和不安所在——人们确实想知道,凉皮配料究竟都是些啥?那些传说中的不该有的原料到底有没有?那些非法添加的东西,究竟源自何方?为什么罂粟壳这种被严厉管制的非法添加物,可以堂而皇之地流入到人们的餐盘中?尽管记者试吃的结果,有某种偶然性,但是,试吃“吃出问题”的结果,也在提醒着监管部门,不能再这样放纵罂粟壳这样的东西了。在未来的日子里,有必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一则要彻底斩断罂粟壳的流通渠道,让其丧失流通的可能;二则要不定期对餐饮行业进行抽检,最大程度地杜绝餐饮行业为非作歹的可能。第三,需要依照法律,严厉惩处一切敢于作奸犯科者。

   小蒋随想 :如此坑爹的“食物”不仅要钱,更要命。这种新闻难免给人带来恐慌,因为你可能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对某种东西吃上瘾,当你“越吃越好吃,越吃越爱吃”的时候,危险却已步步逼近,而且可能欲罢不能。这种祸害远比地沟油、三聚氰胺、苏丹红等等要严重的多,成瘾性犹如潘多拉魔盒,一旦“被打开”会使人走向毁灭。有人觉得,罂粟壳并非罂粟果,“低毒”尝尝“没啥大不了”。这种思想麻痹,恰恰是最危险的。因为,吸毒者往往是从“”开始,从“”小的“”起,随着神经因刺激而钝化,寻找“更纯更高级”的过瘾在所难免。所以,我们对毒品必须“零容忍”。对于那些用毒品偷偷坑害顾客的黑心商家,必须给予最严厉的惩处。在禁毒工作中,更不能对罂粟壳等“边角料”掉以轻心。

   中学攀“诺奖女婿”,阿Q式精神胜利?

   背景 :近日,安徽蚌埠第一中学挂告示庆贺该校“女婿”获诺贝尔奖。原来,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是美国科学家埃里克?白兹格,其夫人吉娜毕业于蚌埠第一中学。不少网友称该校“攀亲家”,认为埃里克跟蚌埠一中没关系。

   京华时报发表李芗的观点: 这样的故事私下说说无碍,若是作为“品德教育”案例,公开张贴于校园内,就难免受到质疑。如此公开攀龙附凤,这是要让学生们从中学到什么呢?一如有学生自嘲——“诺奖女婿”与学校有什么关系?是要教育学校女生嫁个好丈夫,为母校争光吗?可怕的是,关系文化的盛行往往意味着契约文化、法治文化的疲弱。无论是攀关系还是维护关系,都要付出极大的社会成本,在各种各样的关系疏通之中,必然存在巨大的寻租空间。攀洋亲、“神祝福”事件不该仅是一则新笑林故事,人们在吐槽它的时候,不妨想一想,在自己的潜意识里是否也有这样的文化因子,它会不会在某个特定的时候跳出来,左右我们的行为。

   新京报发表张松超的观点: 埃里克?白兹格并不是第一个获诺贝尔奖的“中国女婿”,而千方百计跟诺贝尔奖“攀亲家”的,也绝对不止蚌埠一中这一家。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托马斯?祖德霍夫,就因为他的妻子是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的无锡人陈路,被宣扬为“中国女婿”、“无锡女婿”以及“中国科技大学女婿”。对诺贝尔奖的关注,更应该集中在科研成果上,而不是去生拉硬扯上中国元素。在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仍然“零诺奖”的境况下,还是应该多一些反思,而不是趁机借力炒作。面对诺奖,倘若只是去“攀亲家”,留下的除了笑料,恐怕也别无其他了。

   小蒋随想 :鲁迅笔下的阿Q自称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缘由是,赵太爷的儿子考中秀才时,阿Q便张扬地对人说,他也很光彩,因为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排起辈分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云云。但是第二天,赵家便把阿Q叫去,赵太爷给了他一个嘴巴,并骂道“你怎么会姓赵!你哪里配姓赵!”由此,阿Q是否真的姓赵便难以考证了……想来,新科诺奖得主埃里克·白兹格不会像赵太爷那般“没风度”,又或者人家压根儿就不知道在万里之外“被庆贺”。否则,蚌埠第一中学不会心虚地说“应该会知道母校的祝福”。《阿Q正传》写于1921年,90多年后的今天还能找到“新翻版”,阿Q精神继续“光荣绽放”,不知鲁迅先生在天堂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