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开展食品安全"百日大整治" 重点整治奶粉等9方面
甘肃新闻网4月13日电 据甘肃省食药监管局披露,甘肃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决定从2016年4月至9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食用农产品种养殖、食用农产品销售市场、农村食品市场、进货查验、重点食品、“四小”加工经营行为、学校食品安全、食品生产经营卫生状况等9方面的食品安全“百日大整治”行动。
日前,甘肃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披露了一份食品安全“百日大整治”行动方案。方案指出,此举旨在强化党政管理责任,强化部门监管责任,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确保文博会期间甘肃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事故。 方案要求:在食用农产品种养殖大整治,重点治理和打击农残兽残超标和使用禁用农药兽药、高剧毒农药、滥用抗生素、非法使用“瘦肉精”等违法违规行为。
在食用农产品销售市场整治方面,查验食用农产品产地证明或购货凭证、合格证明文件,无法提供购销凭证、自产证明、产地证明或合格证明、“三品一标”证明的必须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销售。
在农村食品市场整治方面,深入开展好农村食品安全“清源”“净流”“扫雷”“利剑”四项行动。通过追源头、查流向、端窝点、堵渠道等方法,有效解决农村食品安全突出问题。
以婴幼儿配方乳粉、肉制品、食用植物油、白酒等食品生产企业为重点,以二维码追溯等为技术手段,鼓励企业自主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依托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和肉菜追溯系统,采取日常巡查与电子巡查、网上巡查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检查工作,确保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的全面落实。
开展重点食品大整治,严查婴幼儿配方乳粉和乳制品生产企业不按生产工艺规程生产和检验;严查走私冻肉和肉制品中添加亚硝酸盐、利用餐厨和屠宰废弃物加工“地沟油”等违法行为,严格禁止肉类经营者预先加工肉馅进行销售的行为等突出问题。
严查食用油辅料进厂把关不严、过氧化值超标等突出问题。
严查水产品中违规添加氯霉素、孔雀石绿等潜规则问题,严查面制品中添加硼砂、火锅底料中添加罂粟壳或罂粟粉、酒类产品超范围使用甜味剂、塑化剂超标、散装白酒经营不规范等突出问题。
开展“四小”加工经营行为大整治,集中开展“四小”(小作坊、小餐饮、小食品店、小摊贩)摸底排查,全面摸清数量,掌握现状,健全档案。
开展学校食品安全大整治,以中小学校食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托幼机构食堂为重点,集中开展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开展食品生产经营卫生状况大整治,全面落实食品生产经营环节卫生状况精准治理,加工操作人员必须全部穿戴整洁衣帽,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必须全部戴口罩、戴食品级清洁手套,从业人员必须全部佩戴健康体检和培训合格证上岗。
方案还指出,此次此次“百日大整治”专项行动分四个阶段进行。要求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的职责和实际情况,梳理出本系统的整治重点,用重典、出重拳,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舆论等多种手段,依法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线。要加强行刑衔接,对涉嫌犯罪的案件,及时移送立案,严禁以罚代刑,确保对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追究到位。
详情请点击:http://www.gsda.gov.cn/CL0005/38531.html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