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金三”搭平台 风险管理启新篇 甘肃地税依托决策二包开展税收风险管理初显成效
“营改增”后,地税主体税种消失,征管手段缺失,风险管理这一“互联网+”和后“营改增”时代被寄予厚望的新型征管手段于2016年度在甘肃省地税系统落户生根并开花结果,初步显现了促进税收收入、提升征管质效的作用。
组建机构建团队 。为适应征管业务变化要求,省地税局党组迅速调整整合业务处室职能,将分散在征管、科技信息、国际税务三个部门的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税收风险管理、第三方信息获取应用等管理职能进行整合,以风险管理为主要抓手,由发票管理处统一承担;各市州、县区局也按照省局要求及时调整机构、选调人员,分级组建税收风险管理团队,为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了机构和人力保障。
上线系统搭平台 。按照《金税三期深化应用总体工作方案》,省地税局在决策二包风险管理系统试点运行的基础上,完成了风险指标模型加载、扫描、验证、风险任务下发、应对、反馈、复核全流程功能测试和系统内培训工作,于2016年9月1日在全省成功推广上线金税三期决策二包风险管理系统,为甘肃地税依托金税三期开展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了平台支撑。
完善指标建模型 。依托“金税三期”风险管理系统,以国税、地税、外部门涉税数据为基础,搭建全省地税税收数据仓库平台;以税收政策和业务规范为依据,研究构建税收风险指标模型,采取计算机自动扫描和人工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税收风险识别,分别以“房地两税”和“附加税费”为主题,构建18个风险模型,对“金三”系统中2015年度以来的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数据、2014年以来的国地税流转三税与附加税费数据进行多维度融合比对,形成两批共29781户次风险任务,推送市州开展应对。
规范应对促收入 。按照全面测试新系统、熟悉新流程、逐步规范应对的风险应对要求,结合税收政策和基层业务实际,编制税收风险应对指南,指导基层认真开展第一批、第二批风险任务应对,采取省局组织抽查复核和深入市州督导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应对过程的监督和成果评价,按期进行通报。截至2016年末,各市州累计完成反馈应对29267户次,通过应对补缴入库2737.5万元,弥补了收入缺口,堵塞了征管疏漏。
闭环管理建机制 。借鉴外省税收风险管理经验,修订完善我省风险管理办法,加强对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统筹,逐步将风险提醒、辅导自查、约谈评估、税务稽查等纳入税收风险管理统筹范围,并加强省市两级过程监督和成果评价,逐步形成了风险发现、风险应对、反馈评价的闭环管理机制。(特约记者 岳应恩 刘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