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学会走网络群众路线

08.09.2016  22:04

  9月6日上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海燕主持召开市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邀请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谢新洲、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田丽就网络舆情工作形势任务与对策作专题辅导。在认真听了专题辅导报告后,虞海燕指出,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学习,主动了解新事务、新形势,及时掌握社会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把网络舆情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工作举措,做好网上舆论工作。尤其要学会走网络群众路线,注意透过网络了解社情民意,透过网络观察社会现象,透过网络了解群众所思所愿,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让舆论引导与社会转型力度相匹配,与社会治理结构和社会治理基础的变化相协调。(《兰州日报》9月7日一版)

  “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强调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众所周知,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不断由胜利走向胜利的传家宝。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该学会和掌握与群众沟通交流的能力。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经过短短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拥有7亿网民、400多万家网站,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更是催生了“自媒体”的普及。可以说,互联网已成为今天群众表达意见的最直接、最普遍的平台。网民来自老百姓,既然已经有超过全国人口半数的百姓上了网,网上所蕴含的民意就已经是普遍民意。网民们的每一条微博、每一篇微文,朋友圈里传播的每一个意见,都可能代表各个阶层渴望倾诉的群众;每一个跟帖、每一句回复,都可能荡漾着群众的关切。因此,今天的网络已经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纽带和渠道。从这个意义上说,忽视网民就意味着脱离群众。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如果不掌握网络工具和手段,不通过网络采集民意,便算不得密切联系群众;如果不能多借助网络问政、问计、问需于群众,恐怕也很难及时应对舆情政情,很难服务到位于人民群众。

  之所以当前形势下,强调“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除了网络是当前民意表达的最重要平台,是党和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最主要途径,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少数领导干部对网络舆情、网络民意不熟悉、不重视,习惯于传统的为政方式,不愿意与网民沟通,甚至压制网络民意,导致矛盾激化。

  当然,要承认网络上的意见表达五花八门比较随意,有些意见难免由于偏听偏信而有失偏颇,甚至于是纯粹的情绪宣泄。同时,网民的利益诉求各有不同,不同群体间存在利益冲突,有些利益诉求也未必合理。价值观多元化时代使文明的执政环境变得比十几、二十几年前复杂了很多,网络技术的普及更加剧了真正复杂性。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有更加宽广的视野和胸怀,从不同的民意表达中找到联系群众的渠道和方法,找到处理矛盾和问题的方法。比如,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传介绍情况,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对于网民的不同利益诉求,也要区分情况及时处理。

  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群众上了网,民情、民意、民心也就上了网,实践群众路线也就必须跟着上网。领导干部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不仅要学会,而且要走好。如此,才能更好地践行党的宗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