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领导夫人上夜班”成“吃空饷”代名词

11.12.2014  15:07

   作者:苑广阔

  12月8日,有读者向媒体反映,陕西省丹凤县园林绿化管理所3名职工入职两年多,未见其上过班,其中1人为丹凤县林业局局长马某的爱人。对此,丹凤园林绿化管理所回应称,3人是公益性岗位招聘的工作人员,长期值夜班。丹凤县纪委称将调查此事。(12月10日《华商报》)

  该单位的这3名职工确实够神秘的,只闻其名,未见其人,以前单位用现金发工资的时候,他们还偶尔露面领一下工资,现在单位改用银行卡发工资了,这3个人连面都不用露了。这3个职工不见上班,只见领钱,不但有吃空饷之嫌,而且也破坏了基本的公平和正义,挫伤了该单位其他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面对单位其他职工的质疑,丹凤县园林绿化管理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3个人不是不上班,而是长期值夜班,单位其他同事不知情,所以存在误会。

  这个理由听上去好像挺合理,单位其他职工白天上班,这三个职工夜间上班,所以大家互相难得碰面,这种情况当然也是有的。但只有这么一句“值夜班”显然无法完全服众,反而容易激起更大的质疑:其一,按照该单位负责人的说法,值夜班的员工平均每天只需要工作5个小时,而且还不用每天到单位来报道,只需每周来单位汇报一次工作即可,平时都是电话联系。工作时间又少又自由,算得上是“美差”了,为什么其他职工不能去“值夜班”,而唯独这三个“有头有脸”,其中一个还是林业局局长爱人的职工才能“值夜班”?

  其二,这三名职工平时既无须到单位报道,也不用接受单位的日常工作考勤和工作量的考核,那么单位如何确保他们在工作中尽职尽责,或者是如何判定他们顺利完成了自己分内的工作?按照这位负责人介绍的情况,这三名职工工作不工作,每天工作多长时间,完全由自己说了算,完全依靠他们的自觉,这估计是世界上最轻松自由的工作了吧,该单位如此管理职工,难道一点问题没有?

  说到近年来备受公众诟病的“吃空饷”,方式多种多样,在我看来,这家单位的“上夜班”完全是“吃空饷”的代名词。单位的同事从来不见其来上班,单位的领导也不掌握其工作情况和行踪,这不是“吃空饷”又是什么呢?而他们之所以能够以“上夜班”的方式“吃空饷”,除了和其“局长太太”“前警察”等等身份有关之外,和有关领导的包庇也密不可分。比如在记者采访的时候,丹凤县园林绿化管理局的这位负责人,就极力替这三名职工说好话,进行开脱。

  据说当地纪委在接到群众举报以后,表示会由介入调查。我们希望在查明事实真相的基础之上,如果真的有人涉嫌“吃空饷”,不但要依法依规追究其责任,让其付出代价,得不偿失,而且对于包庇这些吃空饷者,也应该按照党纪政纪予以问责,打掉“吃空饷”的保护伞才行。(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