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认真领会精神实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1.12.2015  15:38

   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

  兰州大学副校长、教授高新才

  中国兰州网12月11日消息 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建议要求,到2020年,要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使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使贫困县全部摘帽,使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稳定实现农村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这标志着“十三五”时期,坚持共享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甘肃农村贫困是典型的能力性贫困。能力性贫困具有的累积性、传承性和滞后性等内在特征,决定了甘肃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必须在保障贫困农户生存权利和基本尊严的基础上,聚焦能力建设,创新扶贫体制,实施精准帮扶。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破除发展瓶颈制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必然导致生产要素的流失,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产业发展失去依托,贫困人群发展致富的共性约束就难以解决,精准扶贫的速度和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应有针对性地将公共服务设施向贫困区域延伸,提升其公共服务设施的水平和质量,提高要素聚集程度,夯实经济发展基础,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打造贫困区域的抵御性屏障,防止次生贫困和贫困恶性循环的发生。

  加大财政、金融、扶贫开发用地政策的支持力度,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每年应保证较大幅度增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涉及民生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应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明确取消财政投入的地方配套资金。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鼓励开发性、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等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实施扶贫小额信贷工程,设立扶贫灾害网,实行比支农再贷款更优惠的利率,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和贫困人口就业、创业,支持贫困地区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及最新年度变更调查,调整土地利用规划,保证扶贫开发用地。支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开发,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的有效对接。

  在深化拓展精准扶贫顶层谋划的基础上,加快建设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切实落实“1+17”精准扶贫方案,探求涵盖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短板弥补、富民特色产业培育、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17个专项支持计划与贫困地区的完美对接,运用“互联网+”的理念,建立精准的贫困情况数据库,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互联的扶贫网络,打通扶贫相关行业部门之间的信息通道,通过扶贫对象识别、扶贫措施落实、信息数据分析、扶贫成效跟踪、扶贫业绩考核等5个方面功能的有效发挥,对各地各部门“1+17”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和成效进行全过程的精准管理。

  我省贫困地区之间的贫困成因各异、发展差异明显,必须因地、因人施策。在特色产业脱贫方面,统筹使用涉农资金,重点实施特色产业支持行动,加大对贫困区域农产品品牌推介营销的支持力度,依托各地特有的人文自然资源,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调整完善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政策,合理有序开发贫困地区优势能源矿产资源。在劳务输出脱贫方面,统筹使用各类培训资源,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实现靠技能脱贫,建立和完善输出与输入地劳务对接机制,引导农村贫困人口进入家政、物流、养老等领域就业,拓展贫困地区劳动力外出就业空间。在异地搬迁脱贫方面,对居住在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因地制宜选择搬迁安置方式,完善搬迁后续扶持政策,确保搬迁人口有业可就、稳定脱贫,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并积极探索利用农民进城落户后,自愿有偿退出的空置资源,安置异地外迁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