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下半年粮食市场价格稳中偏弱运行

23.07.2015  15:14

预计下半年粮食市场价格稳中偏弱运行

 

 

今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开局良好,粮食市场价格运行基本平稳。综合供求、成本、国际市场等因素看,下半年国内粮价总体可能稳中略降。

一、上半年粮食市场价格情况

年初以来,粮食市场价格总体稳中略升。6月下旬,主产区原粮平均收购价为每50公斤(下同)125.30元,比去年底累计略涨0.58%;主产区和36个大中城市成品粮出厂均价为每吨(下同)3883元,略涨1.53%;36个大中城市成品粮平均零售价格为每500克2.61元,略涨0.01元。不同品种价格走势有所差异:

(一)稻米价格稳中略涨。 6月下旬,稻谷平均收购价为143.32元,比去年底上涨1.21%;其中,早籼稻、晚籼稻、粳稻收购价分别为132.01元,138.60元、158.38元,粳稻价格上涨3.07%,籼稻价格略有涨跌。大米平均出厂价格4351元,上涨2.06%;大米平均零售价2.70元,略涨0.01元。

(二)小麦面粉价格弱势运行。 年初以来小麦价格延续去年后期高位略降走势,5月中下旬新麦陆续上市后,受新陈价差影响,小麦价格总体继续走低,至6月下旬,主产区小麦平均收购价为119.22元,比去年底下降5.23%。从新麦收购市场情况看,随着主产省陆续启动托市收购,市场价格比上市初期略有回升,目前价格在最低收购价水平附近平稳运行。6月下旬,特一粉、标准粉两种面粉平均出厂价格为3414元,比去年底略涨0.87%;平均零售价格为2.52元,上涨0.01元。

(三)玉米收购价低位回升后趋稳。 今年前2个月玉米收购价延续去年4季度新玉米上市以来的高位回落走势,至2月下旬,价格比去年底下降1.22%。进入3月后,受市场流通粮源减少等影响,玉米价格有所回升,6月下旬,平均收购价为110.29元,比2月下旬上涨5.19%,比去年底回升3.91%。从6月份价格变化情况看,玉米价格已趋于稳定,各旬收购价均为110.29元。

二、后期粮价走势分析

(一)产需偏宽松的大格局仍将使粮价面临一定下行压力 。据农业部农情调度和各地实打实收情况看,今年夏粮有望再获丰收,总产再创新高。从粮食生产的大头秋粮看,春播粮食面积稳定,夏播有序推进,秋粮生产基础良好。可以预计,只要后期不出现重大自然灾害,全年粮食产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加之此前粮食十一连增积累的高库存,供求偏宽松的局面不会有明显变化,市场粮价将继续面临一定下行压力。

(二)成本和政策两大因素仍将对粮价起到较强支撑作用。 今年以来化肥价格低位小幅回升、变化不大,但受劳动力价格、土地租金上涨影响,种粮成本总体继续呈攀升势头。据近期对冬小麦主产省调查,多数地区预计生产成本有所增加,如湖北省每亩生产总成本为677.28元,比上年增长5.54%,其中人工成本增长15.6%;江苏省被调查农户化肥费、农药费、种子费、雇工费和土地承包租金平均比去年分别增加3.1%、8.3%、8.3%、10.3%和2.0%。粮食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加上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及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继续实行,将对稳定支撑粮价起到重要作用。

(三)国际市场粮价可能低位回升将一定程度缓解对国内粮价的下拉作用。 6月中下旬以来全球粮食主产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劣天气,市场普遍预计全球粮食产量将不及此前预期。6月底,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发布报告,首次下调2015/16年度全球谷物产量预测数据,谷物总产量预计比上年减少约6400万吨,期末库存也调低到了4.22亿吨,比上年减少1600万吨;其中,全球小麦产量下调到7.11亿吨,为三年来的低点。由于目前国际粮价处于五年来的较低水平,此次不利天气有可能使得国际粮价止跌转升,压低国内粮价的影响会减弱,但尚不足以产生对国内粮价的推升作用。

综合以上分析,预计在天气基本正常情况下,下半年粮价将呈稳中偏弱走势,粮食收购价格总水平小幅下降1%-2%,其中稻谷、小麦价格基本稳定,玉米价格先稳后降。

三、几点建议

(一)继续抓好夏粮收购工作。 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小麦托市收购的明察暗访,严厉打击收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压级压价等各种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特别是要督促指导小麦质量下降严重的部分地区,采取提供筛选整理服务、组织饲料企业收购等措施,解决好不完善粒超标小麦收购问题,防止出现农民卖粮难。

(二)适当调整玉米临时收储政策。 受国内外粮食价差过大影响,当前政策性粮食特别是玉米库存偏高且消化不畅与进口粮食快速增长并存的矛盾十分突出。为此,建议尽快下调临储玉米拍卖价格和收储价格,其中收储价格下调3-5元,拍卖价下调10元左右,同时取消对部分地区深加工企业拍卖临储玉米的财政补贴,这样既可使农民种粮收益不受太大影响,也有利于提高各类用粮企业竞拍临储玉米的积极性。

(三)加强粮食市场跟踪监测。 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及世界主要产粮国后期粮食生产的影响如何,还存在较大变数,期间以此为题材的炒作也有可能发生。因此,各级价格监测机构要继续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粮食生产、市场变化情况,及时发现报告新情况、新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价格监测中心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相关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