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期”治不好一票难求的病

18.11.2014  01:35

    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从12月1日起将用一周时间,把铁路互联网售票、电话订票的预售期由目前的20天逐步延长至60天。然而,网友担忧预售期过长,春节期间临时出行会买不着票。对此,铁总回应称,2015年春运将进一步增加临客开行,如担心临时无法买到车票,可先订票再改签到其他日期。

    纠结的一件事:预售期没有提前的时候,怕太挤买不上票;预售期提前了之后,又怕“选择恐惧症”买错了票。尽管铁路部门确认,从12月7日,提前60天开始发售2015年铁路春运第一天、即明年2月4日的火车票,但民众的担心和忧虑还是没有少。其实怕来怕去,还是怕春运买票一票难求。

    在春运供需失衡的时候,预售期延长,严格来说,也许并不是个好主意。道理很简单:乘客对春运买票难的焦虑根深蒂固,20天也好、60天也罢,总是能抢一步是一步。这就像高中补课一样,三年,它补得不亦乐乎,就是延长成六年,只要高考不变,基层补课依然如火如荼。因此,预售期越长,结果无非两个:一是本来没有春节出行需求的,也要补张票存着备用,因为这60天的变数,显然远远大于20天;二是铁定春节回家的,更担心票被大家伙儿抢光,但60天这么长时间,实在很难确定出行日期,也只能屯着待退待改签。一句话,只要运能不改变,延长预售期不过就是放大了乘客的购票焦虑,结果必然增大盲目购票的持有及退改成本。谁是延长预售期的最大赢家?道理不言自明。

    这样的揣测,也许是小人之心。但铁路部门表态说,关于退票改签,“将进一步完善梯次退票和改签的相关措施,继续执行2014年春运办法”——这也就意味着,备受诟病的退改环节依然成本不菲,“20%”等手续费岿然不动,那么,以上的担心绝非杞人之忧。

    当然,据说延长预售期是国际惯例。它也不是没有好处,譬如旅客不仅可以提前购买春运客流高峰期的去程车票,还可以提前买到返程车票,一次性解决往返问题,由此还能把售票的高峰期和乘降的高峰期错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