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面孔:家政业现“他”身影 前景且行且观望

02.02.2016  13:01

资料图片

  2月1日,《家政服务母婴生活护理服务质量规范》国家标准开始施行。新标准提出了对月嫂从业者的明确要求,并制定了最高级别的“金牌月嫂”的“门槛”。家政服务,尤其是月嫂、催乳师等热门职业一直被视为女性的专属职业。然而,近年来,这些行业中开始有男性加入。由于职业和性别的特殊性,这一群体从一出现就备受社会关注,在争议和质疑声中成长,并逐步走上了劳动力市场。为何有些男性愿意投身家政业?他们的市场接受度如何?中国妇女报记者走访了多家培训机构,寻找家政市场的那些男性面孔。

  忙碌的生活,需要钟点工;全面二孩政策落地,月嫂供不应求;家里老人生病,需要护理员……在现代社会,这是许多家庭面临的共同烦恼。临近春节,一向供不应求的保姆、月嫂、育婴师越来越吃香,“身价”更是大涨,有育婴师价格甚至翻番。中国妇女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家政服务业越来越吸引一些低年龄、高学历的人士加入,近期更多了男性的身影,广东佛山陆续出现了一批持证男育婴师,他们年龄普遍比较年轻,不少是从“奶爸”演变而来。

  业内人士表示,家政行业传统以女性为主,男育婴师、男月嫂、男保姆目前仍以个案或小群体为主,没有形成趋势,前景仍有待观望和市场检验。但长远来看,当前社会对家政业高度重视,家政服务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特别是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市场对家政服务的需求必然加大,加上家政服务业高收入带来的吸引力,未来不排除会有越来越多男性加入此行业。

   男性学习家政服务,不少是从“奶爸”演变而来

  “婴儿的脸很多地方脏的程度不一样,而且皮肤很敏感,所以我们要各个部位区别洗……”不要以为月嫂一定是清一色女性,近日,佛山创业职业技术学校开办的月嫂育婴班上,讲台上这位头头是道地给“准月嫂”们分享护理婴儿知识的育婴师,就不是我们常见的女性,而是一位“80后”“奶爸”。当天,已经学完月嫂育婴班课程并已通过初级育婴师资格考试的阿豪,受学习班的邀请回到培训班上,给大家分享护理婴儿的经验。

  阿豪的孩子两个多月前出世。初为人父的他,希望能多点时间陪伴、照顾孩子,也希望能多学些照顾婴儿的技能,于是孩子刚出世,他就报名上了佛山市创业职业技术学校开办的月嫂育婴班,并顺利通过了初级育婴师资格考试。在孩子出世的头两个月,阿豪利用各种假期休假在家,运用学到的育婴知识和技能,当起了全职“奶爸”。目前他已休完假上班,但工作时间较灵活的他仍会尽量安排时间在家带小孩。

  “一般观念认为男人在照顾孩子时会粗手粗脚,其实未必。”谈及男育婴师的长处和优点,阿豪告诉中国妇女报记者,以自己的亲身经验看,男性从事育婴师等家政服务,优势是男性比较理性,遇到一些突发事件能冷静判断和处理。比如遇到婴儿呕奶,一些年轻的女育婴师可能会比较慌张,以为孩子生病了,但他自己就会通过学校教的一些医学常识和基本知识冷静处理。“而且,男性一般比较能吃苦、能熬夜、体力好,这些都是长处。

  在佛山,和阿豪一样上月嫂育婴班的男士还大有人在。佛山创业职业技术学校2016年第一期培训班上,陈先生就和太太一起上课。陈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太太很快就要生产,而春节期间月嫂价格上涨甚至过万,干脆自己学,自己做“月嫂”。他说:“自己专心点,应该不会比女性差。”陈太太也表示:“当然是自己人照顾放心点。

  佛山市创业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麦国梁告诉中国妇女报记者,阿豪和陈先生所上的课程名为“月嫂育婴班”,大约每月开办一期,每期上8次课,内容包括产妇营养补充、婴儿护理等知识,课程结束后参加人社局组织的全国通用的育婴师职业资格证考试,证书用途包括小孩积分入学、积分入户等。麦国梁说:“二孩政策出台前,也有男性来上月嫂育婴班,但当时只有一个人,所以印象很深刻,还特地拍了视频。二孩政策出台后,前来报名学习的男性渐渐多了起来,2015年大概有十几个人,约占该培训班人数的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