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人生 唱尽天下悲欢

24.03.2017  22:08

在通渭,以小曲戏和影子腔为代表的民间戏剧,一直以来都是当地最具文化风貌的声音。今天让我们走近通渭小曲戏和影子腔的传承人,从他们与民间艺术相伴而行的人生中,读一段陇中民间艺术传承的故事。

今年80高龄的许克俭老人,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与通渭民间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到今天,他仍然记得当年随通渭秦剧团慰问修水平梯田的民工时,被响彻漫山遍野的歌声深深吸引的情形。

许克俭老人迫不及待的记下了这些小曲的曲谱和歌词。在以后的搜集整理民间音乐过程中,许克俭把通渭民间音乐的类型、流行区域和分布情况也作了详细梳理。

从许克俭的记录和收集开始开始,通渭民间小曲才有了曲谱和文字记载,到今天,许克俭老人已经完成了600多首祖先遗留下来的各类民间音乐,包括民间小曲、影子腔、民间器乐曲和歌曲等,使民间音乐的曲本、曲调、曲牌,由过去的口传心授,变为文字记录、曲牌记谱、录音记载、影像记忆,填补了历史上通渭民间音乐“无文、无谱、无音、无像”的传世之缺。

这就是令许克俭老人和众多民间艺人魂牵梦萦的通渭影子腔,是国内较早成型的皮影戏之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南北皮影戏的精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自己不同的音乐特点和唱腔板式,是陇中皮影戏的典型代表。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通渭县的非遗工作者和影子腔艺人们对通渭影子腔进行了抢救式的整理和保护,目前已收集珍藏于民间的传统剧本100多本,有13家皮影戏戏班常年活跃在民间舞台。

影子腔道具中最重要的是皮影。如何利用光影,将人物形象饱满刻画?这又取决于皮影制作的工艺。

范君受父亲影响,自幼喜好书画,对皮影有独特的情感,并致力于皮影制作技艺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他还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创作了四大名著——《西游记神妖合册》、《水浒英雄人物》、《红楼十二钗》、《五虎将》等系列人物皮影册页,创作完成了精美皮影人物艺术灯框,使这一传统民间文化进入到了现代审美的艺术新格局。

记者:卢昕

甘肃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