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书记张俊宗会见“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社会实践团队
8月1日下午,校党委书记张俊宗在我校会见了“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社会实践团队全体成员。
张俊宗对“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社会实践团队全体成员来到我校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现代产品越少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越丰富和完整。本次实践深入我省卓尼、夏河等甘南藏区,探寻“卓尼洮砚”和“夏河唐卡”两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常有意义的。他强调,通过实践中高校、媒体与社会的三方联动,活动在关注、宣传和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强化社会实践育人等方面,都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甘肃农业大学通过承担活动的组织工作,不仅很好地参与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也很好地促进了与中央媒体和国内相关兄弟院校宣传部门、学生记者之间的协作交流,推动了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他希望学校党委宣传部进一步联合《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和兄弟院校,打造更多、更有价值的宣传和实践成果。
会见前,“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社会实践团队在我校召开了采编总结会。来自中南昌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福州大学、汕头大学、北华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和我校的25名师生参加了会议。
采编总结会由《中国教育报》“高教周刊”编辑、记者,实践团队领队李薇薇主持。她代表《中国教育报》“高教周刊”编辑部对参加实践活动的全体成员表达了谢意,并对此次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给予肯定,就活动成果的视频和文字呈现等工作作了安排。
各位团队成员依此发言,畅谈了在此次实践活动中的感想与收获,并商讨交流了活动后期的工作任务。
我校党委宣传部负责人参加张俊宗书记会见和采编小结会。在党委宣传部负责人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人的陪同下,实践团队成员参观了校园和葡萄酒工程技术中心。
据悉,此次活动从7月25日开始,历时8天。活动由《中国教育报》“高教周刊”编辑部协同南昌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福州大学、汕头大学、北华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全国8所高校共同举办,我校和西北师范大学的党委宣传部承担了主要的组织工作。活动旨在国家“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深入甘南藏族自治州对“卓尼洮砚”和“夏河唐卡”进行采拍,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实践成果的文字稿件将在《中国教育报》高教周刊专版刊发;同时将编辑制作专题纪实片,在相关媒体刊发,并参与全国性专题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