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公安厅:年内让80%非法集资在逃嫌犯归案

29.08.2015  09:33

   省公安厅通报去年10月至今全省侦办集资诈骗案件情况

   年底前,让80%非法集资在逃嫌犯归案

  中国兰州网8月29日消息 (记者李升)8月28日上午,省公安厅就全省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打击防范非法集资犯罪活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省公安厅经侦总队表示,力争在年底前,使80%的在逃犯罪嫌疑人归案,让涉案犯罪分子受到法律制裁。

  省公安厅经侦总队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10月以来,兰州、天水等部分地区非法集资犯罪案件集中爆发,涉案金额大、涉及地域广、受害群众多,严重影响了我省经济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全省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按照“分级管理、属地责任,职责明确、打防并举,综合治理、重在治本”的总体思路,全力开展打击防范非法集资犯罪活动工作,有效遏制了非法集资犯罪活动在我省的蔓延。去年10月以来,全省警方共立非法集资犯罪案件153起,涉案金额37.7亿元,参与集资人员21773人次,破获11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71名,挽回经济损失2.9亿元。该负责人表示,全省一大批重大非法集资犯罪案件的侦破,有力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有效遏制了非法集资犯罪扩大蔓延。

  针对我省非法集资犯罪大部分属外来人员犯罪,具有输入型、跨区域、有组织犯罪的特点和犯罪分子作案快、逃跑快、转移资产快,造成案件抓捕难、取证难、追赃难的问题,警方持续主动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犯罪。同时,积极推进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的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工作机制建设,加强了与金融办、工商、人民银行、工信、银监、证监、商务等相关部门的密切协作,实现信息互通,形成齐抓共管共同打击的局面;主动加强与检法机关的沟通,在案件定性、证据规格等方面达成共识,提高办案效率和处置水平。今年1月,按照省打击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部署,省公安厅经侦总队组织全省公安机关经侦部门会同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全面摸排、整治非法集资犯罪风险隐患。截至目前,全省公安机关会同相关部门已排查非法集资高风险行业公司4206户,其中,投资类公司3192家、融资性担保公司303家、非融资性担保公司95家、典当行169家、小额贷款公司447家。经前期排查发现,全省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公司96家,存在违规行为的公司51家。经过排摸整治,全省各地进一步完善了对上述行业公司的日常监测、监管制度,有效地规范了企业经营行为,基本形成了预防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长效机制。

  该负责人表示,今年7月,经侦总队要求全省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成立追逃工作专班,全力开展追逃工作。目前,全省公安机关已抓获相关犯罪嫌疑人164人,并力争在年底前,使80%的在逃犯罪嫌疑人归案,让涉案犯罪分子受到法律制裁。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