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非公经济总量3年实现翻番 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这一行动的目标还包括,到2016年累计实施31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到3280亿元,培育非公经济市场主体超过35万户,其中企业主体超过9万户。销售收入过10亿元企业达到50户,过亿元企业达到450户。扶持培育初创微型企业2.5万户,创造就业岗位12.5万个。
从产业扶持来看,第一产业以富民产业为龙头,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其中包括扩大高原夏菜、玫瑰、百合、中药材等特色农业种植和深加工,实施肉羊等畜禽养殖百万增量工程,推广正大新农村现代产业发展模式,推动“农家乐”餐饮、体验型休闲项目、精品种植、大型农业基地观光旅游、园艺花卉等现代农业新型业态的发展,支持发展“设施农牧业”、“绿色农牧业”、“循环农牧业”和现代化种养基地等,力争到2016年一产非公企业实现产值80亿元。
第二产业以兰州新区为主要平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包括通过独资、产权入股或合作经营等方式,支持非公企业围绕支柱产业配套发展,支持非公资本投资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废旧汽车、废旧家电拆解回收加工利用,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处理等循环经济项目,支持非公经济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建设领域,参与进入新能源产业、煤炭资源、非常规油气资源、能源基础设施、发电站项目、在特定区域供电线路、微电网等电力服务有关业务领域的勘查、开发和建设。力争到2016年二产非公企业实现产值1860亿元。
第三产业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培育总部经济、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会展经济、创意设计、数字内容等现代服务业;支持非公经济发展软件制造、信息服务、信息产品销售等信息产业,参与投资和建设物流标准化体系、社会化物流服务、物流基础设施等物流业重点领域;发展传媒、出版、演艺、策划等文化产业,鼓励和引导非公经济参与电子传媒、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服务、艺术品展览交易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景区建设等。力争到2016年三产非公企业实现主营业收入2600亿元。
“三大工程”即招大引强工程,重点抓好已经开工的正威电子信息产业园、绿地智慧金融城、禾邦中药现代化、科创医药等项目建设;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每年滚动扶持100户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中小企业,纳入“上规入库”计划;微型企业初创工程以助推全民创业为重点,设立小微企业贷款贴息专项资金2000万元,信用担保补助专项资金2000万元,每年滚动扶持初创微型企业8000户,力争在2016年培育初创微型企业2.5万户,创造就业岗位12.5万个。
“五大平台”分别是政策、融资、创新、品牌培育和服务。其中,在政策上将积极探索推动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或股权社会化,实施对规模以上非公企业给予5-10人的引进人才户籍指标,并办理“五险一金”等政策。融资方面,将更多运用贴息、基金、购买服务、业务补偿和奖励、股权投资、代偿代补等间接方式,降低政府门槛,扩大扶持范围,吸引和撬动民间信贷和民间资金投入,对村镇银行为主发起的最低持股比例可由20%放宽到15%,对小额贷款公司大股东或主要发起人持股比例可放宽到30%。在创新平台上,非公企业可享受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联合建立研发机构等政策。品牌培育平台上,重点鼓励争创国家免检产品,对评定为国家级品牌培育试点企业和省级、市级品牌示范企业给予财政专项资金奖励,并进一步保护和传承“老字号”。服务平台将引进创业辅导、专家咨询、技术支持、融资担保、人员培训、法律咨询、投诉维权、工商税务代理等中介机构入驻服务大厅,为非公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并设立维权中心,对久拖不决的问题报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