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非公经济仍存很多问题民进甘肃省委员会提八大建议
中国甘肃网1月28日讯 (本网见习记者 狄东阳) 甘肃省非公经济呈现健康快速发展态势,截止2013年底,增加值达到2507.2亿元,比上年增长14.08%,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0%。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省非公经济发展的环境不断得到改善,有力地推动了非公经济发展,但是,目前我省非公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为此民进甘肃省委员会提出八个方面的建议。
加强资金扶持 积极解决非公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
民进甘肃省委员会建议:应从财政、税收等方面加大对我省非公经济的资金扶持,重点支持技术密集型非公企业,支持中小企业扩大规模。拓展非公经济融资渠道,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和金融产品,着力解决非公经济融资难问题。建立政策性担保、商业性、互助式担保等多元担保与再担保的融资担保体系,不断提高非公经济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能力。探索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成果运用到融资贷款评级、审核审批、资质认定等环节中,鼓励合法经营的非公经济企业发展壮大。
深化改革 公平各类资源 激发非公经济发展活力
民进甘肃省委员会建议:有关部门对涉及非公经济的政策规定和行政审批事项,应及时公告,进一步提高政策知晓率。建立市场准入行政审批事项公开制度,尽快制定和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坚持非禁即入的原则,切实消除各类形式的行业垄断、部门垄断。加强市场监管,支持和保障非公经济在各领域公平竞争。完善市场化配置资源机制,在公共资源配置上,要彻底取消所有制限制,对非公经济一视同仁,充分激发我省非公经济的发展活力。
加强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着力推进相关领域的改革
民进甘肃省委员会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强研究,积极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应尽快制定非公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措施,鼓励非公经济或民营资本通过参股、控股或并购等多种形式依法参与国有企业的该制重组,积极推动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互相融合,支持发展我省混合所有制经济。
加强平台建设 提升非公经济产业层次
民进甘肃省委员会建议:加强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创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为非公经济发展搭建良好平台,把产业提升同平台建设结合起来,着力强化政策引导,支持非公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加快转型升级,提高非公企业产业开发的质量和效益,提升产业层次。积极扶持发展科技型非公企业,培育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加快科技项目的成果转化。可在兰州新区建设中先行先试,争取走在西部地区前列。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