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日影戏乡土情怀与传承危机

20.02.2017  06:33

开演只要有太阳,日影戏就能支起场

    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在平凉市静宁县,传统的皮影戏有两种名称,在晚上表演的,叫“牛皮灯影子”;在天气晴朗、光线好的白天表演的,叫“日影戏”。

    静宁地处陇东要塞,与陕西省相邻,流传在静宁民间的皮影戏主要受陕西皮影戏影响,属于“弦板腔”一类,在静宁,皮影人的所有头饰叫“梢子”,身材叫“线子”。每逢节假日及各种庙会,静宁县及周边地区便是皮影戏演出较为频繁的时候。每次演出时,一人捉线子、一人主唱,加之文武乐队约5人,总人数大约5-7人。表演时,在台口设一“亮子”,其材料在以前多为白纸糊的,现在是用白布做的。亮子要堵住台口,不要让里面的人露在外面。捉线子的人既要专管影人表演,又要进行唱腔、独白表演,文武乐队人员进行爆鼓、堂鼓、梆子、唢呐、板胡、二胡、手锣、大锣、扬琴、碰铃等的表演,唱戏的时候,捉线子的双手撑竹竿,进行人物、马匹、腾云驾雾、跌打厮杀等动作表演,生、丑、净、旦、末人物各有千秋,文武大臣平民百姓各附神奇。

    一生为戏全身心投入

    如今,在静宁进行皮影戏表演的皮影戏班主要有三家:古城乡上李村张守忠戏班,甘沟乡屯堡村上大路社的张玉元戏班和甘沟乡王川村岔口社的桑维禄戏班。演出地点主要在隆德、庄浪、西吉、固原、会宁、通渭、甘谷、天水、秦安等地。

    今年69岁的张守忠是静宁皮影戏传承人中年龄最大、才艺最多的一个,他从9岁起跟着皮影戏班走南闯北进行表演,至今已整整60年。张守忠还有多年的皮影制作经验。

    想方设法坚持传承

    谈到静宁皮影戏的发展与现状时,张守忠说:“近些年,皮影戏的现状大不如从前,以前每年至少要演出15场次,现在能维持10场次就不错了。现在的年轻人大都对皮影艺术不感兴趣,由于演出费用低,也没人愿学。

    桑维禄从事皮影戏表演近30年,基本上都是单打独斗,戏班成员都是临时的,而且还分散在好几个乡镇,有演出时凑在一起很不容易。他自己会唱会操作,也会敲鼓,但一直没有徒弟,子女也都不感兴趣,面临着传承危机。

    张玉元虽然从事皮影戏只有20年,但近70岁的他热爱这一行,心态乐观,精神矍铄。自己组建了一个7人的固定戏班子,当起了“老板”。

    为了把戏班子办好,张玉元四处招贤,广纳人才。这两年,他把一位年近50岁的秦腔演员招录进来,成为正式成员,又将一位热爱唱戏的机关干部纳入班子,在皮影戏中唱旦角。由于班子专业,演出效果好,每年都会受到很多邀约,年演出至少20场次,好多人只认他的戏班子。

    谈到戏班子的发展前景,张玉元告诉记者,他希望能尽快把接班人培养好,这样才能让皮影戏的传承不断档。”兰州晚报记者常舒清通讯员李喜娥王华郑兵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