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静宁山区农民告别雨天"囧路" 出门不再惦记天气

11.10.2015  11:07

  中新网兰州10月10日电 (徐雪 李亚龙)寒露时节刚过,在地里忙活了一早上的甘肃静宁县崔岔村农民赵智鹏将农用车开进院子里,转身整理起牛棚。“从去年开始,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和田间地头,彻底告别了雨天出不了门的‘囧境’。

  静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平凉市管辖,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国家和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2000年以来,静宁县共实施了以种植苹果、养牛等为主的产业开发、以道路、危房改造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以科技扶贫为主要内容的整村推进项目165个,有效解决了19.72万贫困人口的温饱和增收问题。

  目前,当地还对精准识别的150个贫困村、30181户贫困户进行帮扶。针对缺产业、缺资金、缺技术的致贫主要原因,结合全县苹果产业、旱作农业、畜牧产业发展优势,根据贫困户个人意愿,精准确定致富门路,使每户贫困家庭至少有1至2个增收产业,增强自我“造血”功能。针对因灾、因病、因学、因缺乏劳动力致贫的问题,找准症结、选定药方,通过提供临时救助、给予减免学费、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等多种措施,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95亿元。

  “因为地处山区,村里基础设施各方面都落后一些,之前的土路一到雨天就无法出行,村民有时候四天都出不了村子。”崔岔村村支书赵文学近日走在平坦的水泥路上说。

  现在,76岁的李金银搭汽车去镇上赶集的次数多了起来,“以前怕出门,出了门老是惦记着天气,担心变天回不了家,再加上村里山路窄汽车进不来,多数只能靠人走,骑摩托车、自行车的有时候还得‘车骑人’。

  李金银说,从去年起,村子就开始“大变样”,路越修越宽,货车来来往往,村里的农作物“出得去”,生活用品“进得来”,而且大伙儿的房子越修越亮堂。家里还无息贷款了五万元养牛种果树,日子已经开始好转。

  赵智鹏的大儿子去年娶了媳妇,家里新修的房屋、门前屋后的牛棚果树让已到中年的他过上了“舒心”的日子。“要不是房屋补贴、贷款等优惠政策,儿子也不会这么快成家。”赵智鹏笑说。

  静宁县界石铺镇党委副书记张小萍说,当地贫困户的普遍情况主要是因病、因学,我们也经常和他们沟通、解决他们住房、上学等方面的困难,及时告知一些优惠政策信息,鼓励乡亲种果树、发展养殖。

  “村里的土坯房变成宽敞的砖瓦房,最重要的是老乡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参加技术培训的热情也高了。”张小萍笑着向往来的老乡打起招呼。

  村支书赵文学告诉中新网记者,村子已经解决了水、电、路、房问题,接下来就是扶持产业,帮助乡亲们增收致富。现在新一批的果苗已经帮助每户种上了,大部分村民也掌握了种植技术。

  记者在村里的小广场看到,村民在便民超市交水电费,一旁的工人们正在对健身器材做最后的调试,装满玉米、土豆的农机车不时经过……(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刘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