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县全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近年来,静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不断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探索走出了“修梯田、集雨水,兴科技、调结构,强产业、促增收”的农业综合治理与开发路子。特别是立足苹果特色主导产业,集聚优化生产要素,加快科技运用步伐,健全完善经营体系,大幅度提升了农业整体效益,有力推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一是扩张规模,科学管理,全面提升产业效益。围绕建设百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大县目标,积极推广大苗移植、矮化密植等建园模式,近三年每年新植果园10万亩以上,全县果园面积达到了101.2万亩,建成了7个果园化乡镇和60个果品专业村,形成了以李店河流域10万亩苹果出口创汇基地、葫芦河流域10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区和312国道沿线苹果产业带为主的“三大基地”,产业规模优势不断凸显。采取“院地合作”、“院企合作”,集成推广了幼树早果丰产栽培技术和树形改良、黑膜覆盖等挂果园提质增效技术,先后建成了绿色食品生产认证基地30 万亩,良好农业规范(GAP)基地4000 亩,出口创汇基地14.1 万亩,全县各类认证基地面积达到了44.5万亩,果品商品率、优果率分别达到95%和75%。
二是整体联动,开拓市场,不断扩大品牌效应。把开拓国内国际市场作为提升产业效益的重要手段,积极参加全国果品交易大型节会,2012年成功举办了中国苹果年会暨中国•平凉金果博览会,进一步提升了苹果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加大出口创汇力度,依托常津公司等6户拥有自营出口权的龙头企业,累计向俄罗斯、东南亚、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出口果品6.1万吨,创汇6300万美元,成为全省果品直接出口创汇第一县。
三是创新机制,延伸链条,健全完善服务体系。坚持走以农业产业化支撑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的路子,依托苹果产业发展优势,通过择优扶强、项目带动、招商引资等方式,建成常津公司、恒达公司等贮藏营销型、包装配套型、加工增值型龙头企业50多家,全县果品贮藏能力达到45万吨,加工转化能力达到7万吨,纸箱生产能力达到3.1亿平方米。加快苹果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在城川、威戎建成苹果苗木繁育基地3000亩。大力推进果品精深加工,苹果脱水与膨化加工及出口干装苹果罐头生产项目年底可投入运营,加工能力达到4000吨,可全面提高果品附加值。
四是培育典型,抓点示范,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依托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与试点建设项目,把核心示范区建设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集成运用、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培育建成了城川东山梁苹果标准化示范园、威戎现代苹果高新技术示范园和李店常坪“畜-沼-果”有机园等3处典型,核心示范面积4500亩,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经验。聘请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编制完成了《静宁县葫芦河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着力打造集现代农业生产与观光体验、休闲度假、旅游商贸、特色餐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提升苹果产业发展层次。同时,积极探索创新果园经营管理模式,加快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鼓励龙头企业、务果能手、生产大户承包果园,全县流转土地1.2万亩,有8户龙头企业进入果品生产环节,实现了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加速推进了苹果工厂化生产步伐。
五是突出主业,多元互补,促进县域经济均衡发展。根据县域资源优势和区位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抓好南部苹果标准化生产区、中部城乡一体化发展区和西北部生态循环农业区“三个片带”建设,推进特色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在全县形成不同区域、不同模式的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每年推广旱作技术60万亩以上,全县粮食产量稳定在20万吨以上。采取宣传发动、政府推动、市场拉动、科技带动等多种方式,充分利用旱作技术增加的玉米秸秆,大力扶持发展畜牧养殖产业,每年新建养殖企业50个,发展养牛示范村20个、养牛示范户2000户,全县牛饲养量达到15.1万头。同时,利用养殖业产生的有机肥,大力发展“畜-沼-果”等生态农业。通过有机肥还田,提高了土壤肥力,实现了“种”与“养”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推广旱作技术、实施秸秆养畜、增施有机肥、发展有机苹果”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供稿: 静宁县扶贫办 张建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