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医助静宁"医疗扶贫":增医患信赖度 降跨院转诊率
中新网兰州7月28日电 (闫姣 高展)晚上9点发病,10点被家人送到医院,11点医生已做好了手术准备,不到一个小时手术就结束……因突发急性心梗,在甘肃平凉市静宁县人民医院就医的吕砚花,如是描述了她从发病到住院的整个过程。“非常快,效果也明显,发病时疼得‘说不出话’,手术后‘整个人轻松了’”她说。
家住静宁县界石铺镇的吕砚花今年72岁,患有心脏病。10年前,因“信不过基层医院的治疗条件”,她选择长途跋涉到200余公里外的省城看病,效果虽好,但舟车劳顿使她身体吃不消,开支也大。
静宁县地处黄土高原,属甘肃省贫困县之一,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早些年,吕砚花的“两难之选”是甘肃基层民众的普遍心理状态。因县区发展缓慢,医疗人才、设备、技术均缺失,以致“留不住病人”。而今,在健康扶贫的背景下,不少医院获得“东西部卫生健康扶贫协作”“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及‘组团式’帮扶”,医疗服务能力的各个方面均有提高,县级医院转诊率明显下降。
图为静宁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心内科主任韩飞查看患者情况。 高展 摄静宁县人民医院是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的对口帮扶点。自2018年以来,先后有16名专业骨干,就外科、骨科、妇产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等科室,对其进行了技术帮扶。目前,共指导开展手术394台次,开展新技术4项。
7月下旬,中新网记者走访静宁县医院时看到,来自天津武清医院的张志颖正和静宁县人民医院卒中中心主任刘随玲查房。张志颖说,该中心虽建立时间不长,但医生学习的欲望强烈,对病人也认真负责。目前病例讨论制度已常态化,“通过讲课授经验,讨论病例的方式,帮助其定位定性精确诊断,增强医生手术实践的信心”。
关于上述言论,刘随玲深有感触。她举例说,一位来自农村的中年女性患者令她印象深刻,其发病时间已错过最佳溶栓治疗时间窗,在天津支援专家指导及医生共同努力下,该患者恢复到了最好的状态,“医生们都很高兴,有信心了,不像以前那么‘怯’了”。
在卒中中心接受治疗的郑秀娥,是脑梗死患者。听闻同患此病的亲戚在县医院治疗后逐渐康复,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就诊。“治疗效果很好,现在医疗发达,年轻医生效率很高。住院8天,手脚已经不麻了,我们信得过。”她说。
该院胸痛中心心内科主任韩飞说,这两年病人多了,医院转诊率下降了,比如心梗、冠心病以前的转诊率在70%以上,现降到了10%以下,“随着医疗技术、设备、环境的提高及改进,病人对我们的信赖度也有所提高”。
为提升县域内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甘肃省卫健委自2018年起在全省推动县域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儿童/新生儿救治中心等5个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建设。
同时,为整体提升贫困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开展对口帮扶和东西部卫生健康扶贫协作。2020年,天津、厦门、福州、青岛计划派往甘肃的医疗专家共计482人,甘肃计划派往各市学习的医生共827人。(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徐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