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修先生丁亥集六卷遗文六卷

03.06.2014  11:56

  静修先生丁亥集六卷遗文六卷

  遗诗六卷拾遗七卷续集三卷附录二卷

  (元)刘因撰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崔暠刻本

  甘肃省图书馆藏(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5750号)

  框高22.4cm,广14.8cm。半页9行,行20字,小字双行同,粗黑口,四周双边。书名据目录著录。含丁亥集六卷,遗文六卷,遗诗六卷,拾遗七卷,续集三卷,附录二卷。钤有“晓霞所臧”阳文方印、“晓收臧”阳文方印、“南沙龚氏浪泊艹图书”阳文竖长方印。

  刘因(1249—1293年),字梦吉,初名驷,字梦骥。河北容城人。因爱孔明“静以修身”语,遂题所居曰“静修”。至元十九年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刘因勤于著述,生前曾自选诗五卷,号《丁亥集》,卒后,门人故友衷其遗稿,编纂《樵庵词集》一卷、《遗文》六卷、《拾遗》七卷,杨俊民又搜集编纂《续集》二卷,房山贾彝复增入《附录》二卷。故友张九思(字子有)首将刘因的著作刊刻,并由曾与刘因“同侍从春坊”的李谦作序。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已有二十二卷本刘因文集流传。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宗文堂再加刊刻。至正九年(1349年)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曾组织人访求刘因旧稿,抄录诗文、附录,编纂为三十卷,命各路儒学钱粮多者锓木印行。成化本即从此出,而有增订。后世的各种传本基本都与之有一定渊源。至顺宗文堂刻本在明清时期则少见有翻刻者。现仅知《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著录的太仓宋蔚如影写本,是出自宗文堂刻本。《四部丛刊》印本也据此帙影印。综观静修诗,他的古体诗闲婉冲淡,风骨凛然超迈;今体诗更是气势浑濒,笔调苍劲,可直逼盛唐;古体歌行,多豪纵之作;其词亦调亢情激,有苏、辛之风;其文亦不乏针砭时弊之论,遒健排弄,迥在许衡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