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藏着一门“张氏古琴” 已经传至第六代(图)

26.10.2016  07:08

    原标题:靖远藏着一门“张氏古琴” 至今已经传至第六代

  张小朝每天都会抚琴两到三个小时

  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弦乐器之一,也是历来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首选乐器。记者了解到,甘肃古琴大致以天水、靖远和兰州三地最有代表性。在白银市靖远县,除当代琴艺大家党世才一门外,还有民国时期琴学大家张云锦“张氏古琴”一脉还保存和延续着较为完整的古琴文化传承,至今已传承六代,有近200年的历史。记者近日采访了“张氏古琴”的第五代传人张小朝。

  今年52岁的张小朝出生在靖远古琴世家张家,他告诉记者:“张氏古琴”自其祖张珍起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已传承六代。第二代传人张云锦著有《琴品二十四品》,整理编辑《友石斋琴谱历代琴式》等。张氏古琴传谱目前已知有14部,多为清代手抄本,其中不乏多种孤本传世,其中所记技法繁多、独特。

  张小朝一面在苦练琴技、研习琴谱的同时,也对古琴的斫制工艺进行了不断的摸索和继承。从2008年开始至今,他先后修复了两张古琴,斫制了六张古琴,目前四张已经完工。“古琴作为礼乐重器,其制做过程非常严谨,并且有着深厚的内涵。从选材、造型到髹漆、定音等直至成品,需经历数百道工序,手工制作工期长达一年以上,好琴消耗的时间更长。其工艺难度,每个工艺步骤的完成状况以及工艺流程管理的严谨性都非常的复杂。”张小朝说。

  “琴者,情也。”古琴作为修身养性的乐器,弹奏越多,越能悟到古琴的教化作用。闲暇时,张小朝会不时即兴弹奏一曲,跟随悠悠的古琴声,寻找着心灵的净土。而了解他的朋友则为其琴艺所倾倒,拍摄一段其抚琴的视频发往朋友圈,结果引来许多学生家长的好奇问询。前来学习者有之,但坚持下来的却寥寥。 (记者王万盈文/图)

( 编辑:王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