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真帮实扶 分民忧解民困

05.12.2015  20:31

甘肃新闻》整期视频手机  电脑 

白银市靖远县兴隆乡,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农业生产条件落后,8个村都属于建档立卡的贫困村。白银市国税局作为兴隆乡双联行动组长单位,在调研基础上,将以往的“输血式”扶贫变成“造血式”扶贫, 为贫困村想实招做实事,带动贫困村尽快脱贫致富。

初冬的下午,靖远县兴隆乡大庙村村民武德善,正在自家的羊圈里忙碌。几年前,他还是村子里出了名的特困户,随着双联工作和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现在,武德善已经摆脱贫困户的帽子,走出了自己的一条发家致富的路子。

(靖远县兴隆乡大庙村村民 武德善):“我家原来养羊养了30只,经济收入大概就是六七千块钱,原来家里生 活温饱都紧张。后来市国税局来帮扶我,给我送了几只羊,还经常派专人 来指导科学养羊,我的羊2年以后就发展到200只,原来年收入准备在15万,后来由于市场原因,现在就六七万,但是也很好了,家里的生活条件比 原来大大提高了。

大庙村村民武永晶,正在自家的果园里修剪树枝。武永晶家里四口人 ,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全家的收入就靠每年种植的100多棵香水梨,前几年,由于种植的香水梨质量不好,收入不高,因此家里的生活十分紧张。今年 ,他种植的香水梨收成颇丰,不仅被全部收购,还卖出了好价钱。

(靖远县兴隆乡大庙村村民 武永晶):“以前一年也就4000块钱,这个虫也打不了肥也施不上,以前我们的 果子一半就是坏的,卖不上钱,国税局和乡上村上请来的科技人员来教我们减树、施肥,现在我们的果子90%都是好果子,质量也好,就全能卖出去了。以前4000多现在就2万多。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影响了兴隆乡的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步伐。在帮扶过程中,白银市国税局深入调研,因地制宜,不仅给予经济方面的资助,还把技术培训,科学示范等思想带入群众中去,激发群众创业致富的信心和热情。同时,作为兴隆乡双联行动组长单位,白银市国税局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和当地乡政府以及其他扶贫单位联合,根据每个乡的实际情况,在乡村道路建设、农村灌溉问题以及基层党建等方面,积极筹措实施,提高帮扶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靖远县兴隆乡大庙村党支部书记 王世春):“给我们修建了党员活动中心,村委会办公室,为学校修建了水池解决了饮水难的问题。今后我们和国税局更加紧密的联系,今后我们还想搞点 枸杞子的种植,把我们的经济更进一步提高。

(白银市国税局副调研员、精准扶贫工作负责人李永贵):“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发现,兴隆乡的基础产业比较单一,设施比较落后,我们单位投资资金70万元。对贫困户的养殖种植以及村上的基础设施方面进行了帮扶,下一步我们在贫困户的搬迁和养殖种植这方面,加大扶贫的力度,加大农民的收入,使他们尽快脱贫。

记者:张佳,苏磊,白银台甘肃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