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瓜农再遭假种子祸害 一年辛劳血本无归

12.10.2014  13:54

    新华网甘肃频道 兰州晨报曾以《售假坑农商铺为何仍在营业? 》为题,报道了发生于白银市靖远县的一起假种子坑农事件。然而9月底,本报再次接到靖远瓜农反映,由于购买了假种子,瓜农种植的近百亩西瓜除了少数被贱卖以外,其他的全部烂在地里。

    9月29日、30日,10月9日,记者走访发现,根据当地农牧局的调查情况来看,这几起假种子事件都可谓是证据确凿,但是在执法阶段却遭到了严重的阻碍,截至目前,被骗的村民不但没有得到相应的赔偿,就连出售假种子的店铺,均处于正常营业状态。

     天灾加人祸 瓜农被逼到绝境

    9月29日,沿着蜿蜒的山路,记者驱车来到了靖远县高湾乡贾崖村村民周宇国的家中。几间摇摇欲坠的土木结构房屋,两位连走路都困难的父母,瘫痪的妻子和两个上学的儿子,让这个家里的顶梁柱周宇国不堪重负。

    “去年遭了旱灾,近50亩瓜绝收,还欠了一屁股账,今年又遇上了假种子,45亩西瓜全部烂在了地里,天灾加人祸全部让我遇上了,真不知道老天爷为啥这么不开眼!”面对记者,周宇国没说几句就泣不成声。由于家里的房子出现裂缝,为了家人安全,周宇国这些天都不敢出门。在找来邻居帮忙看门后,周宇国带着记者前往他的西瓜地。 沿途的庄稼地大都已经收割完毕,一些村民已经在开始整地,为来年的种植做准备,而周宇国的瓜地里还铺满了西瓜。这些西瓜相较目前在市场上看到的西瓜不但颜色较深,瓜身上的条纹显得较粗且稀疏,按照瓜农的行话来说就是瓜像太差。

    据周宇国介绍,今年3月底,他和其他瓜农一样,到镇上的福利门市部购买了近年较为流行的一种名为“丰抗8号”的西瓜种子,可是不知为何别人的瓜种出来都好好的,自己的西瓜长出来却成了这个样子,随后周宇国将此事向靖远县农牧局做了反映,经调查发现,他购买的种子竟然是假种子。由于去年遭遇了旱灾,周宇国颗粒无收,本想着今年雨水多,天气好,可以有个好收成,也好还了去年的欠债,可是没想到却遇上了假种子。由于瓜的品相太差,没有瓜贩子愿意收购,只得眼看着这些西瓜烂在地里。

    除了周宇国,记者在采访中又遇到了家住靖远县东升乡柴新村的瓜农高兴跃,和周宇国一样,下肢残疾的高兴跃也被假种子坑了。据其介绍,他是在靖远县城一家名为“利民门市部”的店铺购买的西瓜种子“金城5号”,种植面积约为40亩,但是因为种子的纯度太低,导致他种植的西瓜成熟后,不但瓜体较小,而且瓜皮非常薄,不利于长途运输,遭到了瓜贩子的冷落。无奈之下,高兴跃只得以每斤1角左右的价格将瓜贱卖,而同期西瓜的收购价格最低都在6.5角左右。

    “在所有的农作物种植过程中,西瓜种植是最辛苦的,从整地到施肥,到拔草、打农药,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趴在地里面劳作,可是我们辛苦一年,却因为这几十块钱的假种子最终导致血本无归,这里面的心酸,真不到该到哪里去说。”提起一年的辛苦打了水漂,高兴跃总觉得心里憋屈的慌。

     半年了 他们还在为此打官司

    9月29日,记者就此事来到了靖远县农牧局。意外的是,在这里记者再次遇上了6月份记者采访靖远一起假种子事件的被骗瓜农。据记者所知 ,他们之前遭遇的假种子是一种名为“甜籽1号”的瓜种子,而这次假种子事件,涉及了白银市平川区和靖远县多个乡镇十余户瓜农的切身利益。虽然从他们反映自己被骗一事到现在已经过去近半年时间了,但是截至目前,他们还在为此事奔波。

    见再次遇上了记者,瓜农们立即围了上来,向记者讲述了这几个月的经历。据瓜农们介绍,自今年3月以来,他们就为了假种子事件开始多方奔走,而此时也引起了靖远县包括检察院、公安局、工商局、农牧局在内的多部门的重视,但是不知为何,最终此事全部推给了靖远县农牧局。农牧局经过调查,虽然最终基本确认了非法商铺出售假种子的事件,但是由于商铺老板拒不配合,最终不了了之。

    同时,让瓜农们感到气愤的是,截至目前,这三起涉嫌出售假种子的商铺,都在正常营业中, 对于瓜农们提出的要求,不但商铺方置之不理, 作为管理方的靖远县相关部门也没有一个好的答复。

     难道对违法商铺束手无策?

    早在今年6月12日,本报就报道了发生于白银市靖远县的一起假种子坑农事件,但是直到10月9日,记者获悉这家商铺至今仍然在正常营业状态之中,而另外两家涉嫌出售假种子的商铺也在正常营业之中。

    靖远县农牧局执法队队长王志明表示,根据农牧局的调查情况来看,其中6月份的这起假种子事件和周宇国的假种子事件已经基本确认,假种子坑农事实清楚,但是由于农牧局没有执法权限,再加上出售假种子的商铺对当地政府的处理不予配合,在这种情况下,农牧局也没有一个好的办法解决此事。 王志明拿周宇国假种子事件举例称,在接到周宇国的举报后,农牧局派技术人员对周宇国种植的西瓜进行了鉴定,同时通过其购买种子的包装以及票据,基本确认了高湾乡福利门市部出售假种子的事实,但是在最终签字确认时,农牧局执法人员却找不到商铺负责人,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当地乡政府作证签字,却遭到了当地乡政府工作人员的拒绝,导致这份调查的法律效应大大降低。

    在此之前,靖远县工商局就曾明确表示,按理说,这种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店铺应该在第一时间责令其暂停营业,吊销其营业执照,但是现在此事已经移交至农牧局,他们并不方便介入。而公安部门则以涉案金额不够立案为由,对此事不予调查。就这样,看似一件每个部门都有监管责任的事件,最终却成了一个烫手皮球,处于无人愿意接手的事情。

    瓜农们的损失至今依然没有下落,而非法出售假种子的商铺依然我行我素,难道连续的假种子事件还不能够引起靖远县相关部门的重视,难道瓜农们屡屡被伤害的利益就这样不了了之?(记者 薛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