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小煤窑属违法偷采 安监局承认监管不力

28.08.2014  11:05

昨日,本报报道了靖远县东升乡红湾村3个小煤窑私自组织人员开展生产一事,引起了靖远县政府及靖远县安监局的重视。记者实地暗访发现,柴辛村小煤窑全部断电瘫痪,而红湾村的3个小煤窑还在继续生产,靖远县安监局局长杨志诚表示,在全县所有小煤窑全部关停的情况下,红湾村3个小煤窑的行为属于违法偷采。靖远县安监局存在监管不力、打击不力的问题。

踏访柴辛村小煤窑全部断电瘫痪

2年前,靖远县政府明令关停小煤窑,但是,该县东升乡红湾村3个小煤窑依然在顶风采煤。那么该县其它地方的小煤窑是否真正关停了呢?记者决定再次进行实地踏访。

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到了柴辛村的小煤窑集中区。与红湾村3个小煤窑忙碌的采煤、运煤场面相比,这里的小煤窑真的有些“门前冷落”。进入第一个山沟后,分布在便道两侧的小煤窑就映入记者眼帘。记者发现,这里的4个小煤窑的铁大门全部上锁,因为没有煤,院内煤场显得很空阔,十多米高的矿井运煤铁轨上,一串铁斗车全部“”在地上,井口的钢丝绳已经从转轮上脱落。记者一连翻越3座山,接连发现了10多个小煤窑,矿井及煤场的规模和分布结构大致相同,记者发现这些小煤窑都没有进行采煤作业。低矮、破旧的旷工“宿舍”里住着几个看矿井的工人,多日不从事井下采煤作业,他们显得很不适应,一个来自宁夏的30多岁采煤工告诉记者:“这里所有小煤窑都停了,电都断了,照明灯都黑了。这些天一直守实在待不住了,闲得人心慌,过几天我就回家去。

回访红湾村3个小煤窑依然在采煤

昨日中午12时20分许,记者再次来到红湾村小煤窑所在的山沟,在沟口的一处山坡上,记者远远发现前日记者所去拍照的那个小煤窑依然在生产,一切和前日一样。就在记者试图再靠近一点进行观察时,远处传来了喊声:“干啥的?你是谁?”记者转身发现,小煤窑正上方的山上站着两个男子,他们还在不停地喊话。不等听清他们的喊话内容,记者赶紧沿着山坡跑向砂石路。

在离开红湾村小煤窑所在的山沟途中,一位骑摩托车回村子的红湾村村民告诉记者:“政府将小煤窑关停了,但是煤矿老板们都认为自己投了很多钱,这样长期关停下去会赔很多钱,他们这才顶风采煤,附近几个村的很多村民都去采煤了。”临走时,这位村民还不忘提醒记者:“记者同志,你采访要注意安全。

督查10多天前曾发现部分矿井非法生产

其实,本报记者昨日的报道已经引起了靖远县政府及安监局领导的重视。昨日下午3时许,记者在靖远县安监局局长杨志诚的办公桌上见到了本报报道的网稿打印件。靖远县安监局局长杨志诚说,2012年9月27日,靖远县关停了所有小煤窑,东升乡红湾煤矿也在关停之列。今年8月12日,靖远县政府和县安监局对煤矿企业进行专项督查时发现,部分煤矿借矿井维修或通风排水之名,组织人员下井进行非法生产,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为彻底杜绝这种情况,靖远县安监局曾给县供电公司发去专函,请求立即对东升乡红湾煤矿等10家煤矿停止一切用电,不得向任何一家矿井供给生产和生活用电,凡因私自供电而造成的一切后果均由县供电公司承担。

表态靖远县安监局承认监管不力

记者了解到,2013年9月30日,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要深入推进“打非治违”行动,要求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一律关闭取缔;对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单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经济处罚。依法取缔和关闭不符合开采标准、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各类矿山。

那么,东升乡红湾村3个小煤窑为什么置政府的政令于不顾、顶风采煤?作为县安监局是如何进行监管的?是否尽到了职责?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采访了杨志诚局长。

以下是本报记者与杨志诚局长的对话:

记者:东升乡红湾村3个小煤窑为什么会顶风违法采煤?

杨局长:可能存在侥幸心理,也是利益驱使。

记者:红湾村村委会干部说小煤窑不是在采煤,而是在实施井下维修。你怎么认为?

杨局长:这是组织人员下井违法生产行为,属于违法偷采。

记者:他们的井下维修作业经过县安监局审批了吗?

杨局长:没有经过审批。

记者:部分煤矿违法采煤,靖远县安监局自身存在问题吗?

杨局长:我们安监局确实存在自身问题,我们对违法生产的煤矿监管不力、打击不力。

与此同时,杨志诚局长说,今日上午,靖远县安监局将组织执法力量专门对东升乡红湾村违法采煤的小煤窑进行整治。

本报将继续关注此事。(首席记者金奉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