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县糜滩乡武家大川村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06.02.2016  20:30

  中国兰州网2月6日消息 去年,靖远县糜滩乡武家大川村以“整村推进夯基础、精准帮扶惠民生、强农富民奔小康”为目标,狠抓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靠实驻村帮扶工作队责任,着力解决制约本村发展存在的“四缺”“六难”问题,切实加快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

   建制度靠责任为脱贫攻坚引航

  武家大川村“三委”班子坚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相关制度,着力提升班子领导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实行定点联系制度,村“三委”干部定点联系贫困群众,以结对帮扶形式,将帮扶人、帮扶内容、帮扶目标予以公示,签订帮扶目标责任书。实行定向培训制度,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对贫困群众进行对口培训,促使贫困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掌握实用技术,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实行分级负责制度,把工作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每位干部身上,真正做到“贫困户一天不脱贫,责任干部一天不脱钩”。靠实帮扶工作队责任,工作队结合村、户实际,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脱贫计划,有效利用各类帮扶资金和强农惠农政策,积极调动村民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破除“四缺”难题为脱贫攻坚注力

  武家大川村针对贫困户普遍存在缺发展资金、缺信息服务、缺致富技能、缺致富门路等“四缺”问题,积极整合资源,强化服务,大力破除制约贫困户发展瓶颈。解决“缺发展资金”问题,整合资金25万元成立农民资金互助协会,发挥增信服务公司的“杠杆”和“桥梁”作用,简化贷款程序,降低贷款门槛,放大“倍增”效益,积极鼓励贫困户争取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和“三项惠农贷款”,目前共为37户贫困户发放贷款170万元。解决“缺信息服务”问题,为村民搭建了网络信息发布平台,让村民能够及时掌握致富信息和农产品市场行情,并通过网络把农产品销售出去。解决“缺致富技能”问题,解决“缺致富门路”问题。根据群众意愿,决定了发展苗木、蔬菜两大支柱产业,制定了三个“百亩”计划。

   解决“六难”问题为脱贫攻坚筑基

  行路难、浇水难、吃水难、看病难、上学难、出行难“六难”问题是武家大川村群众最关心和最期望解决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六大难题”,武家大川村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效改善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去年,该村整合各类项目资金500多万元,硬化村主干道5公里,实现村主干道硬化全覆盖,解决了村民行路难问题;衬砌渠道8.5公里,实现村内浇水干渠全部衬砌,解决了村民的浇水难问题;铺设村内自来水管道10公里,自来水入户率达到了100%,解决了村民吃水难问题;将原村委会与晨光小学进行置换并维修,购置了桌椅、电脑、打印机等设备,有效解决了上学难问题;完成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并加强人员、药品和医疗器械配套,解决了村民的看病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