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县: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 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2014年,靖远县紧紧围绕“全速保增长、全力提质量、全面建小康”的目标,开拓创新,统筹推进,实现了经济持续发展、民生有效改善、社会和谐稳定。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65.3亿元,同比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5.6亿元,同比增长30%;财政预算收入达到2.87亿元,同比增长15.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746元,同比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46元,同比增长13%。
统筹推进 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
靖远县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县城为中心,以重点乡镇为支撑,切实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着力构建新型城镇体系。该县抢抓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建设机遇,全力加快新型城镇建设,城镇化水平提高2.5个百分点,达到31%。坚持规划先行,编制完成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东湾镇大坝片区新农村规划、北滩乡集镇中心区建设规划和50个村庄、2个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启动编制了城区重点街区控规、重点景观等7个重点规划。强力推进城市建设,全面建成了人民路、五合路、广场南路、永新街等主干道路和城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城区供水改扩建工程等基础设施工程,整修改造一中南侧人行道、会馆巷等街巷12条,昌泰华源、龙润家园、金域华府等商住小区新开工商品房面积43万平方米,新增集中供热面积81万平方米,城市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加快小城镇建设,东关新农村二期、东湾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刘川、北滩撤乡改镇。扎实推进生态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城乡大环境绿化等生态工程,完成造林绿化面积8.1万亩;实施通畅工程125公里,4.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得到解决,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2个、环境整洁村36个,创建国家级和市级生态乡镇3个,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保障民生 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靖远县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新建校舍3.65万平方米,实施薄弱学校改造21所,新改扩建幼儿园35所,213所农村中小学实现食堂供餐全覆盖,高考二本上线人数达到2288人。大力加强文化体育事业建设,《范振绪书画集》出版发行,纪录片《黄河古渡》拍摄完成,县公共体育场、文化剧场建成投入使用;该县运动员在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第九届残运会暨第三届特奥会上取得佳绩,荣获金牌21枚;建成“一村一场”15个、基层文化大院12个、乡镇体育健身中心2个。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低保补助标准提高15%,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提高510元,清退调整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2574户、7124人,发放社会救助救灾、优抚安置资金1.4亿元;建成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个、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21所;县殡仪服务中心、盘龙山公墓一期工程建成投入运营;建成保障性住房643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800户。深入推进“双联”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为民帮办实事881件,协调争取项目187个,落实资金2亿元;争取专项扶贫资金3644万元,完成整村推进12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5个,全年减少贫困人口2.58万人,贫困面由29%下降到23%。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发放创业小额贷款239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7345人,开发公益性岗位735个,安置高校毕业生及录用公务员513名。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390元,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37个。全年,该县公共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达14亿元,占财政支出的60%。(记者 宋秉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