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靖远县农牧局发挥自身优势促双联工作纵深发展 特色产业惠农家

23.09.2014  19:07

  靖远,因为有了黄河水的滋养,菜蔬丰富、瓜果飘香!

  生活,因为有了“亲戚”的帮衬,农业丰收、腰包渐鼓。

  2012年,一曲“联村联户、为民富民”的号角响遍了陇原大地,一场结穷亲帮穷友的行动在这里全面展开。农村的寂静被帮扶单位的热情打破了,农民发家致富的期望越来越高、越来越强烈……

  作为与农民打交道最频繁的部门之一,靖远县农牧局切实承担起帮扶职责,充分利用行业优势,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创新经营模式,完善带动机制,拓展销售渠道,推动了全县农民群众致富增收的步伐。

  积极沟通搭建合作平台

  农产品易种难卖是全国各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提升本地农产品的知名度,通过市政府驻京联络处从中牵线搭桥,靖远县积极与北京高校伙食联合采购中心及北京物美商业集团、北京华联商业集团衔接,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为全县农产品营销组织和在京高校食堂、大型超市搭建采购对接平台。2014年,与北京高校伙食联合采购中心和各大型超市签订了近1.2万吨农产品购销协议,配送优质富硒砂西瓜5000吨,洋芋2000吨,洋葱2000吨,茄子、辣椒、番茄等2500吨,大枣200吨,枸杞120吨,鸡蛋100吨,可实现利润300多万元。合作平台的构建,为靖远县优势农产品销售开拓了稳定的市场。

  严格监督保障产品质量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百姓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靖远县农牧局以双联行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了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种养大户的农资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与种养殖户和养殖场、饲料生产企业建立质量安全承诺制,指导农民安全用药、科学施肥,合理使用添加剂,建立健全生产记录档案和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积极开展冷链物流,使农产品能在第一时间到达全国各需求市场,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据悉,今年省、市农牧部门先后对靖远县的农产品进行了4次抽检,抽检蔬菜样品100个,检测合格率均达到100%。

  运用科技打造地方品牌

  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筹码。在双联行动中,靖远县农牧局积极引进、推广成熟实用的新技术、新经验,普及新品种,提高科学种养殖水平。通过大力推广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等实用技术和节本增效措施,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培育农民科技示范户,组织企业进行农产品质量认证,目前全县已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5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4个,A级绿色食品认证25个,有机转换认证1个。靖远羊羔肉、小口大枣、靖远枸杞、靖远籽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青椒、番茄取得出口蔬菜生产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60多家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高原宏”枸杞、小口大枣、“盘丰”蔬菜、“靖绿”苹果脆片等农产品在国内外农产品博览会屡获殊荣。

  建设基地培育龙头企业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句话用到农民的发家致富上依旧是真理。当前,农户单打独斗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没有了优势,要发家致富,必须抱团、必须有“龙头”牵引。针对全县农村地区的现状,靖远县农牧局坚持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大幅度增加投入,不断改善乡村道路、水利设施、防护林带、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完善连片基地水、电、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壮大农产品生产规模,为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奠定了基础。目前,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9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425家,入社社员3.8万人;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达到31家,经营土地总面积达8350亩;全县通过转包、出租、转让、互换等模式流转农村土地18.5万亩,建成500亩以上规模化生产基地42处。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3年来,靖远县农牧局全体干部用他们的满腔真情,为全县农产品找到了一个大市场。下一步,靖远县农牧局计划继续把“万吨农产品进京”工作做好做实,让特色产业给全县人民群众带来实惠,使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