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坚定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青海、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寄予青海“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的殷切期望。青海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锚定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屏障、创造美好生活,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
青海省委书记信长星介绍,这十年,是青海生态保护力度最大、生物多样性持续向好的十年,是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的十年,是精准脱贫全面胜利、小康社会如期建成的十年,是人民生活稳步改善的十年,是民族团结硕果累累的十年,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的十年。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青海广大干部群众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十年来,青海全面推进生态安全屏障新高地、绿色发展新高地、国家公园示范省新高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新高地、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新高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新高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新高地建设,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全面完成,青海湖国家公园进入创建阶段,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蹄疾步稳。
这十年,三江源水源涵养量年均增幅6%以上,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实现“双缩减”,草地覆盖率、产草量分别提高11%、30%以上,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可可西里地区藏羚羊种群数量从不到2万只增加到7万余只,雪豹在青海的种群数量达到1200多只,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到10.85万吨,是保护初期的42倍。三江源国家公园实现“一户一岗”,14.5万牧民放下牧鞭,吃上“生态饭”。
拥有森林、草原、湿地、冻土、冰川等多种固碳资源,青海成为巨大的碳汇盈余地。这十年,青海启动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和零碳产业园,积极参与国家碳交易市场建设,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示范创建,努力为全国碳达峰碳中和作出青海贡献。
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青海野生动物数量不断增加,生物多样性有效恢复。“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已成为青海各族干部群众越来越坚定和自觉的努力与行动。
坚持以绿色低碳为导向
青海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十年来,青海经济总量年均增长7%,转型发展导向更加鲜明,高质量发展之路越来越宽广。
这十年,青海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推动盐湖资源产业链不断壮大,基本建成“钾、钠、镁、锂、氯”五大产业集群,2021年全省盐湖产业产值达332亿元,同比增长46%。
发展清洁能源产业,青海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巨大潜能。青海省省长吴晓军说,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的殷殷嘱托,是能源革命赋予青海的时代机遇,更是青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青海着力推动清洁能源开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储能多元打造,已建成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目前,清洁能源装机占全省电力总装机的91%,占全国清洁能源装机的18%,持续保持全国领先。
瞄准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目标,青海推出精品线路200条,7条入选全国“十大黄河旅游带”精品线路。连续21年举办环湖赛,每年带动10万游客来青海湖骑行。
立足青海独有资源禀赋和冷凉气候特点,青海着力做好绿色有机农牧业这篇大文章。这十年,青海牛肉、枸杞产量分别增长1.2倍和2.4倍,“青杂”系列16个油菜品种在全国80%以上春油菜产区种植,“青薯”系列马铃薯品种每年在全国推广1000万亩以上,全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比增长140%,驰名商标同比增长100%。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这十年,青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每年将75%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建设,深入实施民生实事工程,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2年增长126%,年均增长9.5%。青海实现4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62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3.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各族群众的生活更有品质、更为舒心、更加美好。
这十年,青海不断夯实民生基础。2021年,青海常住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73.96岁,比2010年增长4岁。居民人均自有现住房面积达30平方米,比2013年提高3.6平方米。全省行政村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达100%,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9年稳步上升。
青海持续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率先实现所有市州和70%的县(市、区)建成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地;建成社区“石榴籽家园”110个,各族群众更加自觉坚定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回望十年发展之路,展望未来发展新征程,我们将始终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不断开创绿色发展、生态友好、创新开放、文明和谐、人民幸福、政治清明的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信长星说。
(责编:周婉婷、焦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