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千年古镇展新姿

05.08.2014  11:52

  从兰州出发途经白银,车行一个多小时,便来到了榆中县青城镇。放眼望去,豁然开阔的河道将一路奔流的黄河揽入怀中,宁静而安详;岸边,万亩湿地上飞鸟纵横,享受着水天一色的美景。

  好一片青山绿水!这就是素有“塞上江南”之称的青城古镇。

  “你们来的正是时候,赶上了荷花盛开的‘头彩’。”青城景区管委会筹委会常务副主任刘正堂指着千亩荷塘中绽放的荷花说,前些日子还是含苞待放,这两天已争相竞放,争奇斗艳。

  步入青城,便走进了历史与文化交织的悠悠岁月之中。青城书院、高家祠堂、罗家大院……每到一处,都能体味到这座文化古镇散发的千年古韵。

  从坐拥一条老街安于现状,到大刀阔斧全城改造升级吸引游客;从守着一条大河小打小闹,到全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勤劳的青城人乘着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浩荡东风,紧紧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历史机遇,正大步向前,走出一条以旅游产业为主的发展之路。

古镇的新面貌

  青城地处榆中县崇兰山下黄河小三峡中心位置,是榆中县最北端的一个镇,距离白银30公里、兰州110公里。自唐宋以来,青城一直是西北军事要塞,古丝绸之路上的水旱码头和商贸集散地,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水烟之乡”。千百年来,这里留存了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和独特的自然景观,独具魅力,引人神往。

  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加快青城旅游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对此,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青城古镇旅游开发确定为黄河风情线景区建设重点项目,全面推进古镇综合保护开发,使这座千年古镇焕发出新的容光。

  “这座城楼是这两年建设的。”在刘正堂的指引下,我们穿过高耸的城楼大门,一条笔直开阔的道路展现在眼前,由此进入了青城古镇的核心区域。道路两侧,工人们正在加紧进行建设,古香古色风格的商铺建筑已初具规模。

  这条南北走向的路叫校场路,原是一条破破烂烂的小街巷,近两年重新改造建设后,与条城街形成十字状,将成为古镇新的商业路段。

  来到条城街,这里也较几年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石路面变得干净整洁;沿街商铺也在全面改造升级;狄青广场上,大批游客正在狄青雕塑旁拍照留念。

  “狄青广场是在原先的小广场基础上新建的,这几年古镇的变化特别大。”刘正堂介绍说,2011年,青城争取资金240万元,对主要传统街巷的墙体进行了仿古美化改造,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2013年9月,青城景区管委会筹委会成立后,启动了条城街、校场路改造工程,统一规划、整体改造,共建设商铺631间,预计今年年内完工。

  刘正堂说,这些改造项目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青城旅游业的发展。

  青城景区管委会筹委会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青城接待的游客量为8万人次;2013年这一数字实现翻番,达到20万人次;而今年上半年,全镇已接待游客达12万人次,青城文化旅游可谓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

农民的生意经

  青城在变,青城人的生活方式也因旅游业的兴起而变。

  青城古镇保留了大量的明清民居,绝大部分为康熙、乾隆、嘉庆、道光时所建,其中尤以位于古镇核心区域的城河村居多。

  最近一段时间,家住城河村374号的刘燕芳正忙着收拾刚刚修缮好的房子。这是一处年代久远的四合院,刘燕芳告诉我们,听父辈说,房子是太爷手里传下来的,至今约有200多年的历史。   

  2013年,青城古民居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拨款3700万元用于青城古民居的保护。今年以来,青城镇启动了古民居保护修缮工程,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对古镇区内具有维修价值的古民居进行保护修缮,主要是更换腐朽木质、墙体和屋顶,恢复遭受破坏的砖木雕花,复建残缺的门楼等。

  看着修缮好的房子,刘燕芳对未来充满希望,她正计划把房间腾出来作为小旅店,为游客提供住处。

  距刘燕芳家不远,是城河村村民张映琴的家。

  母亲瘫痪在床,丈夫因身体原因不能下地劳动,孩子还在上学,种地一年收入1万元,只够填饱肚子,这是多年前张映琴家的状况。2007年,看到青城的游客逐渐增多,张映琴便在家里腾出了3间房,开了一家农家乐,为游客提供食宿。如今,张映琴的农家乐每年收入都近万元,成为一家人生活的重要经济来源。张映琴说 ,最早全村只有六七户农家乐,现在已发展到20多家。

  “原来,菜在地里卖给菜贩子也就一斤几毛钱,但让游客动手采摘就变成了两三块钱,如果炒到盘子里还能卖到10多块。”城河村党支部书记李仁民颇有感触地说,现在城河村村民很多都靠旅游业带动致富,比如,开农家乐,出售青城干面、青城陈醋等本地特产等,农民增收的途径多了,产品附加值提高了,家家户户都受益了。与几年前相比,城河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显著提高,达到了近5000元。

发展的大思路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青城已不愿再小打小闹。

  盘点自然旅游资源,青城有大峡风光、千亩荷塘、黄崖滴水、丹霞地貌、百年梨园、小河子滩、太阳岛等,不可谓不多彩。

  细数历史文化家底,青城有古民居群落、龙头堡闯王墓、高家祠堂、青城书院、隍庙、二龙山庙群、水烟作坊等,不可谓不厚重。

  纵览民俗文化遗产,青城有英雄武鼓、道台狮子、青城小调、喜庆窗花、砖木雕刻、青城干面、青城陈醋、酸烂肉等,不可谓不丰富。

  梳理青城的文化旅游资源,拥有国家四级旅游资源4个、三级8个,二级和一级旅游资源17个。

  为盘活这些文化旅游资源,形成整体发展优势,近年来,在省、市、县的大力支持下,青城镇积极争取各类资金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目前,已完成了高家祠堂、罗家大院、青城书院、城隍庙、二龙山戏楼等古建筑保护修建工程,建成青城民俗博物馆,开发了东滩荷塘、百年生态梨园院等旅游项目。

  同时,青城还对导游、农家乐经营人员分批次进行业务培训,并开发了青城古镇-湿地水乡一日游线路,累计接待游客6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6000多万元。

  当然,青城发展文化旅游业的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交通建设滞后、旅游开发资金缺乏、基础设施薄弱、营销方式单一等问题日渐凸显。

  刘正堂颇有信心地说,兰州市已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定位于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必将推动青城的旅游资源开发得到进一步深度挖掘。特别是今年,兰州市政协把青城古镇旅游业发展确定为年度重点调研课题,开展了多次分析论证,形成了相关调研报告,提出了把青城打造成天下黄河第一古镇、全国旅游名镇和国家5A级旅游名胜景区的目标。相信随着各方支持力度的加大和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制约青城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会一一打破,青城旅游业将会迎来更美好的春天。(记者张倩 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