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时节

27.10.2014  13:27

    在秋季转弯的路口,有一枚无怨无悔的落叶,沿着夕阳,滑落岁月的肩头,飘零成霜降眼中绝版的忧伤;有一丛不甘寂寞的霜菊,迎着秋风,兀立在陡峭的枝头,抒情的姿势,绽放成霜降眼中古典的笑容。

    飘零是一种重生,绽放是一种美丽。而一地的银霜,早已洞穿了尘世的秘密。

    一页秋风已成往事,但往事并非如烟。那些厚重的传统文化,浓郁的民俗民风,虽历经岁月的沧桑,年轮的打磨,却依然清晰地摇曳在红枫的枝头,流连在霜染的窗前。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气温已降至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遇冷凝结而成白色的晶体,称之为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古籍《二十四节气解》曰:“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我国古代把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意思是,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期,称为无霜期。无霜期是气象学上的一个重要的热量指标,它与农作物的生长期有着密切的关系,无霜期长,生长期也长。

    岑寂的自然,尽显生命本色,霜浸的月色,洗尽浮华人生。

    霜降是一个内敛而深沉的节气,也是一个哲学与诗歌的节令。虽然秋风扫尽落叶,虽然秋霜肃杀百花,然而,经霜的红叶更加红艳,迎霜的菊花傲然绽放。面对斑斓的秋色,哲人在沉吟,诗人在长歌。有“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秋者,有“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忆秋者,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赏秋者,亦有“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的悲秋者,更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赞秋者。旷达豪迈者,吐纳烟云,指点江山;悲秋感怀者,满目萧然,纠结不已。

    菊花是这个节令中最为温暖的颜色,最为迷人的清香。“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深秋时节,傲霜挺立枝头的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谢的坚贞品格,让世人钦佩不已。

    那位东晋的诗人,那个清癯的老者,在历经东晋晚期的风雨后,不愿屈身逢迎,而选择归隐山林,把自己满腹的才学寄意田园,固守寒庐,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表明了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洁身自好的决心。那位宋代的词人,那个奇异的女子,有过幸福美好的生活,有过国破家亡的苦痛。书写过“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秋闺寂寞和闺人惆怅。亦写过“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思乡之愁和故国之心。

    岁月不居,季节流转,但那一缕菊香,一轮明月,依然穿越时光的河流,氤氲茫茫的尘世,照彻千古的庸人。又到霜降节气,又到东篱菊黄,在此深秋,采一缕菊香入梦,掬一片月光入怀,守望岁月静好,长歌盛世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