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霍天天:寻访革命圣地 传承长征精神

25.08.2014  20:43

  西北师范大学 霍天天

  看今朝,中华大地一片欣欣向荣;忆往昔,祖国疆土处处星火燎原。中国共产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积极勇敢地承担了建设新中国,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但对于我们这代生活在和平和幸福生活中的年轻人而言,很多时候只能从书本和影视剧里去感受那个峥嵘岁月,因为我们没有亲身过那场血雨腥风,更没有经受过生与死的考验。在平和的岁月里,战争的喧嚣与惨烈、革命者的壮烈和伟大,都湮没在一个个平凡的日子里,显得遥远而陌生。

  毛泽东曾在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说过:“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如今,长征播撒的种子早已扎根土壤,生根发芽,一个日益强盛的中华民族已如一棵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参天大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红军长征的足迹遍布中国十多个省份,每一步都有其特殊的内容和意义,都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中留下光辉的一页。在红军长征所经过的十多个省份中,甘肃省在红军长征时间之长、活动之频繁、影响面之广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特点和特殊的意义,而本次“全省高校师生暑期红色之旅活动”正给了我们重返革命战场,走进红色纪念地,慰问老红军,重温历史,感受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以及革命精神洗礼最好的机会。

  我们在盛夏的骄阳中,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足迹一路走下去,当红军战斗过的小镇和翻越过的高山险水出现在我们眼前,往昔那遥远而光辉的历史也似乎瞬间被拉近,带给我们每一个人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和平的背后意味着牺牲,美好的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的热血和生命换来的。

  甘肃会宁,一个红色的革命的城市。1936年10月8日清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此,标志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尽管曾经无数次听到过关于会宁会师的一切,但当我们真正来到这个城市,仍无法抑制内心的情感,一种肃穆、庄重的氛围油然而生。走进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在这座记录了中国革命重大转折的纪念馆里,我们感受到了老一代革命家身上与天地长存的浩然正气和两袖清风的革命情怀。其实,我们无须太多的感怀,台灯、斗笠和米袋都是他们所经历过的艰苦岁月的见证。就是这些伟人,又一次创造了中国革命的奇迹,又一次抒写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

  站在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的土地上,回望红军一路的坎坷艰辛,甘肃这片土地见证了红军长征在中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功绩。

  迭部腊子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红军长征途中由川入甘的必经门户。而腊子口之役,是关系到红军能否实现北上抗日战略方针和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战役。1935年9月17日下午,攻克腊子口战役开始了。18日凌晨,红军巧妙地攀上山顶,从侧后方对敌人突然袭击,用前后夹击战术彻底打垮了敌人,夺取了天险腊子口。这是一次战略性的胜利,将敌人企图凭借天险消灭红军的阴谋粉碎,更使红军从此走出了雪山草地和人烟稀少的恶劣环境。这场体现红军智慧和英勇的战争我们没能亲眼目睹,但如今这里茂密的山林,奔腾的河流,陡峭的悬崖仍低吟着一曲雄浑的英雄赞歌,而腊子口战役遗址处的断桥残木,石壁上大弹孔仍在向我们诉说着当年红军攻打腊子口时的悲壮。

  无论是打开红军进入甘肃最后通天屏障的“腊子口战役”,还是被称之为“长征路上的加油站”的“哈达铺整编”,亦或是确定了“红军长征理想落脚点”的“榜罗镇会议”,我们走过的每一个革命圣地都讲述着一个个壮烈的故事;我们瞻仰过的每一座雄伟的纪念碑都诉说着一段段永不磨灭的历史;我们轻抚过的每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都倾诉着英烈们矢志不渝的光辉业绩……

  简陋的桌椅板凳、破烂的棉衣、磨旧的算盘,都在默默传递着当年红军与老百姓的鱼水情深,更铭刻着红军战士的艰辛历程。看着这些历史文物,聆听着年代久远的红军歌曲,我们不禁会思考:为什么在艰苦卓绝、历经坎坷的岁月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信长征必定胜利、中国革命必定胜利。

  追寻历史,铭记过去;缅怀先烈,珍惜当下。“红色之旅”是短暂的,但感动是永恒的,一路走来,感动的热泪更坚定了我们的人生信念,必须时刻用长征精神来鞭策自己,在传承和弘扬革命传统精神的道路上更加坚定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