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论坛】雷岩岭:转型大势与文学院之发展

11.08.2014  14:08

文学院副院长    雷岩岭

目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被教育部视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战略突破口。如果这个战略得以实施,作为新升本院校之一的我校的变革恐怕势在必行。

关于转型,文学院为此专门召开了全院教职工大会,在此基础上各系部也展开了相关的讨论,统一了思想认识。大家一致认为,作为我校人文学科一个重要单元,文学院的转型既不应该偏离自身的学科、专业根本,也不应该以萎缩、弱化的身影去跟风随从。相反,我们一方面要开拓人文学科在转型大势中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也要优化、凝练好自身的优势与特色,从而为我校转型发展增添更多的人文气息和文化底蕴。

一、转型中的恪守与坚持

任何一种转型都会意味着新的放弃与新的接纳。同时,转型也一定会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其中,能够获得转型主动权的主体,往往是有主心骨和清醒判别力的主体。反之,跟风的、盲目的转型受体则不得不面临着诸多的尴尬与被动。

台湾歌手苏芮的歌中曾有这样一句词:“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找不到我的家,在人来人往的拥挤街道浪迹天涯”。因而,在转型的大潮中主动的一方务必精练出主宰本校本学院存在发展的主心骨与立身之本,以便以优长与特色去应对外在的潮起潮落。

无论怎样的改革与转型,高校始终面对的是人,而且是活力无限、精力充沛的,且与现代光电传媒有着深刻缘分的年轻人。为此,以人为本就应该是所有转型理应坚持的一个根本。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在任何时代都应该是相同的,那就是作为人而求人的进步,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制造工人、农民、商人……,而在于培养人类的智慧,发扬人性,完善人,也就是说,其目的是人,不是人力。

教育应该促进人生的价值,即帮助每个人聪明地、愉快地、象样地活着。”因此,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要求,强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也就是以人的个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为本。为此,支撑大学教育理念的绝不应该是短期的经济利益、一系列的奖惩、一整套的纪律等刚性结构,而是对人的道德感、良知、个性、意愿、天分等柔性因素的眷顾与促进。

文学院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积淀了底蕴深厚的人文传统,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理念:其中心就是凸显文学院大学教育的人文性,即人文氛围的营造、人文情怀的打造、人文学科及课程体系的建造。这些根本性的元素都是文学院在转型中不但应该恪守与坚持的,而且还要发扬光大的。

  二、对转型的误读与转型的误区

多年来,我国大学在很大程度上都不是按照教育的思路,而是按照经济学的思路来办学的。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对于眼下这些生活在资讯高度发达时代的青年学子而言,他们的智商在面对很多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时是绰绰有余的。就如同一个从来不会做饭的人,完全可以通过网上提供的菜谱完成一道美食制作一样。问题的关键是这个人用心与否、需要与否。

在转型大潮中,有一个误解就是对转型这个名词理解上的偏狭:由于目前社会上亟需工程师和技能型人才,所以高校就应该一哄而上地培养之。殊不知,这就跟90年代以来,所有高校、职业院校一窝蜂地提高身段一样盲目。

千万不要想当然地以为高校转型就是用我们设计好的一个个突出实践性的模型制作出一个个可丁可卯的应用型人才,转型绝不应该如此简单与直白。因为所有一窝蜂的行为都是乌合之众的愚行蠢态,任何一种一刀切的培养目标也都是违背了教育双向性与人性多元性的自欺欺人。

就我们文学院培养的学生而言,如果进入教学单位能够很快成为一名合格且优秀的教师,如果进入企业单位能够很快变成一位称职的秘书和公务人员,这当然是对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最佳的奉献。不仅如此,我们的一些实践实训基地乃至居民社区需要我们的师生为他们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出谋划策,这难道不算应用?

我国知名学者、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认为,所有变革都应该是渐进的,千万不敢用大起大落的思维来变革教育。也就是说,在转型中一方面坚守自己的办学特色并使之彰显,另一方面,注重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的接轨又避免尴尬与被动。这才是有识之士应该在转型中应该思考和探讨的。

我倒是希望我们的转型应该依据地缘、学缘等因素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维度的转型。

三、转型中的发扬与广大

正因如此,在这里,我想就文学院在转型中的作用提出如下思考:

(一)建立并拓宽好人文学科转型发展的底盘,这算是基础建设部分。

汽车的底盘其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同时,一个好的底盘,可以保证驾驶者的生命安全。

对于我校而言,转型与发展的底盘就是关于人文学科之大学教育的通识性平台,其中的核心应该是人文情怀的系列教育,切实将学生的精神培育与情智提升放到一切培养、培训的高度。而这一切,就特别应该凸显我院人文学科的实力与已经形成的特色。

建立真正的大学人文课程模块,这些课程可以我们现在开设“大学人文”系列课程为圆心,并可以依据不同学科的需要而量身定制,或者也可根据师范教育与应用型专业教育的不同来进行人性化、科学化、体系化的配餐。将目前我校各类人文类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为我校的不同学科、专业配置基础套餐和特色套餐系列,供各个专业选择。

(二)建立并拓深好我院人文学科转型发展的开放性架构,这算是内涵建设部分。

一则注重专业、课程之间开放度。在学科布局上,应该注重特色学科和重点学科的主导型作用;在专业设置上,应该设置首选专业和次选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有主题型课程模块和辅助性课程模块

二则取消管理、设置等方面的种种壁垒,给学生的自主选择留有余地,甚至可以允许学生跨专业选课,为人才培养做好有序、有效的服务与设计。这个架构应该是一个纵横交错的科学体系,让学生们通过自主选择从中获得自己的知识建构与才能网络。、

三则开设新的应用型专业,比如书法,让学生在国学、文化的传承中、拓深自己的学识与技能。

(三)建立并拓展好我校转型发展的包装体系,这算是外在建设部分。

具体做法如下:

确定我院在区域人才培养和供给版图中的位置并不断扩展;

摸清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规模并切实做好未来人才储备的前瞻性调研;

进一步凝练与优化我院的办学的优势与特色,以提高我院科研与教学在本土的核心竞争力;

注重学生的实习、实训,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和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

做好学生就业的外宣与推介、建立相应的联动机制与服务体系。

总之,未来的转型有可能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验场,它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很多方面,也关涉到中国教育改革的成败。其中需要科学的规划、缜密的设计、稳步的推进与及时的纠偏。如果转型是必须的,那就让我们静下心来,在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经济增速的同时,更多地意识到我国社会文化、文明建设的任重道远,更加清晰地觉悟到所有的未来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眼下的教育及其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