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作协副主席雪漠推《野狐岭》 探寻未知的自己
中新网北京10月18日电(上官云) 近年来,悬疑小说、探险小说在通俗文学市场中异军突起,拥有的读者群逐步扩大,而作家雪漠的《野狐岭》也是其中的一员。18日下午,雪漠携该书现身阔别两年多的北京,为读者详述《野狐岭》的创作及阅读意义。
雪漠是西部文学的代表作家、甘肃省作协副主席,小说《野狐岭》是其创作的第七部长篇小说,系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小说的故事缘起于百年前西部最有名的两支驼队在野狐岭的神秘失踪。该书即以解开驼队消失之谜为线索,并以“草蛇灰线”、“伏笔千里”的笔法,把狂放的想象力和扎实的笔墨融合在一起,讲述一个融合南北两界的探险故事。
自7月份上市以来,《野狐岭》以亦庄亦谐的文笔获得不少读者的关注,一些读者认为,《野狐岭》是幻化的象征,走进小说的世界,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雪漠则半开玩笑的说,每个人其实都在寻找自己,在《野狐岭》中,或许我们都能遇到“未知”的自己,因为书中人物汇聚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场景与性格特点,是每个人心灵折射出来的产物。
“在这部小说中,我确实在追求一种阅读的难度,但我不是为了故弄玄虚,而是追求一种精神意义上的难度。”雪漠表示,《野狐岭》有很多话题,其中之一便是对阅读能力的一种挑战,“现在人们的阅读能力越来越萎缩,很多人不能进行深度阅读。而读《野狐岭》,恰恰需要这种能力:如果能够认真读完,也算完成另一种阅读意义上的探索。”
雪漠的这番话,或许能够从评论家雷达的评价中得到解释。雷达在读过这部作品后表示,书中把侦破、悬疑的元素植入文本,把两个驼队失踪的故事讲的波诡云谲,同时把诸多地域文化元素和历史传说融为一体:“从书中可以看出,雪漠一直没有放弃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将人生的哲理和宗教的智慧都融化在形象之中,这本书超越了写实,走向了寓言化与象征化。所以,人人心中都有一座野狐岭。”
北大中文系教授陈晓明也指出,《野狐岭》不是把日常经验简单描述,而是把西部大地的深化七夕、文化底蕴重新激活、建构,传导一种西部大地人和自然相处的景观,也对今天的视听文明构成挑战。”
面对赞誉,雪漠则表现地颇为平静。他说,如果说这部书是对阅读智力的某种挑战,而作家则需要写作意义上的探索,而这种探索,则是为了让自己的心灵和灵魂,拥有另外的可能性。
甘肃新闻网 | 【编辑:刘薛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