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西风卷陇原,冰心玉壶映青春
近日,甘肃省国土资源厅联合省林业厅,会同发改、环保、农牧、水利等相关管理部门,以不动产登记为基础,开展自然资源(湿地)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工作。甘肃省国土资源规划研究院承担相关技术保障工作。该院接到任务后,立即组织自然资源湿地外业调查工作组,于11月30日-12月15日对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甘南山地交汇处的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河西走廊南侧、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段的肃南康乐草原保护区,以及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三墩镇范围内的湿地资源保护区开展实地确权工作。
三个保护区平均海拔超过3800米,地面温度低于零下15摄氏度,料峭严寒,这群80后的外业调查队员,来不及适应高原反应带来的种种不适,为了按期圆满完成任务,马不停蹄地投入工作:三餐一律从简,基本在作业区就近解决。午餐时分,队员们架起火堆,烤着冻成冰疙瘩的大饼、熟鸡蛋和矿泉水,就着榨菜,以乐观的精神积极开展工作。雪域冰封,挡得住汽车前行的路,挡不住队员们的青春热情——每天步行数十公里完成数据采集、拍照、录像、录音等一系列工作任务。刺骨寒风,搅扰得了无人机的电池续航能力和飞行数据准确性,撼不动年轻队员一丝不苟的信念和对科学严谨的追求——续航能力下降,队员们就用自身的体温焐热电池,再给电池贴上“暖宝宝”;一个架次完不成任务,就多飞几次。万籁俱寂,潺潺的河水都沉寂在“冬眠”中,18名队员中唯一的女汉子,巾帼不让须眉,和男队员一样下沟爬坡上独木桥,确保每一个图斑都能走到、看到。
青春是跳动的火焰,不畏寒冬的凛冽:这群平均年龄34岁的野外调查队员,只是甘肃省国土资源规划研究院的一个缩影。在这个由150多人组成、平均年龄只有37岁的团队,从各级领导到基层技术人员、从教授级高工到助理工程师,吃苦不论级别,奉献不分性别,每年深入高寒、高海拔和无人区进行野外找矿、地质调查等工作短则半月,长则大半年,而这期间的日常生活都是在寒冷的帐篷里度过。正是这样的团队氛围,熏陶出一批批勤勤恳恳工作、孜孜不倦、勤钻业务的青年人。
青春是人生的基石,奠定着未来的人生方向:内业+外业的特殊工作形式,奔波不定的艰苦工作环境,甘肃省国土资源规划研究院承担着为全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的重任,因此团队的思想建设与业务学习必须齐抓共管,不能松懈。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行动的指南。从2015年至今,甘肃省国土资源规划研究院基于这种特殊的工作性质,创新了“互联网+党建”的学习形式,利用具有时下领先水平的移动办公软件,以互联网群的方式,建立起完整的党组织架构,定期、逐级推送重要的党建学习内容;网络直播、视频会议等多种方式,同步召开每一场重要的思想理论学习;依托喜马拉雅FM平台建立的“山水静听”读书分享会,及时将党的重要理论学习政策、权威专家的政策解读音频推送给外业工作人员。全体工作人员还积极参与音频诵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温家宝地质笔记》等优秀书籍,老一辈工作者埋头奉献的形象,在潜移默化中根植于大家的内心。甘肃是革命战争年代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遗址遗迹所在地,甘肃省国土资源规划研究院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开展工作的同时就近举行党课活动,进一步加强全体干部群众立足岗位奉献、不忘初心的思想意识:2015年至今,甘肃省国土资源规划研究院利用技术人员在野外开展调查、踏勘工作之余,分别赴两当兵变纪念馆、古浪战役纪念馆及南梁革命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活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正是这些常抓不懈的思想教育,扎根内心、不畏艰苦、砥砺前行的信念,使得年轻队员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中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严谨认真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
业务水平是一个技术型团队赖以生存的根本,打造良好学习氛围、助力青年成长,一直是甘肃省国土资源规划研究院各级领导的工作初心。自2014年开办“思&享”国土资源大讲堂至今,先后邀请多名行业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亲临现场辅导授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主任刘守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林坚教授、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总工程师张晓玲、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主任工程师、研究员姚丽等,精彩绝伦的演讲,为青年技术人员带来一场场知识的饕餮盛宴的同时,学者专家们对科学孜孜以求的精神也传播到规划院年轻土地工作者的心中。
以科技带动发展,用创新推动前进。2016年,甘肃省国土资源规划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国土资源业务移动平台投入使用,该平台以土地调查数据库作为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核心,以Android系统平板电脑作为载体,为土地调查、地籍管理、用地审批、土地利用规划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实现了“科技为所求,科技为所用”的发展目标。该平台自投入使用至今,先后应用于甘肃省古浪县三调试点工作、甘肃省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外业核查等项目中,特别是在本次甘肃省自然资源(湿地)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外业调查中,18名外业工作人员,利用该移动平台,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共处理图斑6600多个,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
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基础性和前置性制度,是推动绿色发展、支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生态需求的基石。该项工作的开展,可探索以湿地作为独立登记单元的确权登记方法以及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改革工作,探索祁连山同一块地林、草重叠问题的解决方法,形成甘肃省可复制、可推广的确权登记模式,建立草原、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综合管理机制。
“青春烈,火正熊”,扎根于陇原大地的甘肃省国土资源规划研究院,正沿着甘肃大地的红色脉搏,在中共中央十九大会议精神的指引下,以创新提升团队实力、以合作带动团队发展,以精诚构建团队未来,以冰心玉壶般的淡泊坚守国土人的初心,为一代代年轻土地工作者撑起成长的天空,也为甘肃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贡献赤诚,为陇原的国土资源事业保驾护航。(甘肃省国土资源规划研究院张雅涵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