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雄关区通过“四解四促”服务群众转变作风

10.09.2014  10:22

   中国甘肃网9月10日讯  据嘉峪关日报报道 (记者 张伟) 针对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在群众家门口开展的特点,嘉峪关市雄关区以“四解四促”(解矛盾促和谐、解难题促民生、解瓶颈促发展、解疑惑促落实)为载体,接地气、察民情、办实事,切实服务群众转变作风。

  解矛盾促和谐。通过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峪泉镇和各社区坚持做到“五必访”、“四排查”和“两不漏”,把化解社会矛盾工作渗透到基层工作的方方面面。“五必访”就是离任干部、困难党员与群众、种养大户致富能手、高龄党员、外出务工经商能人必访;“四排查”就是对涉及民生问题的矛盾纠纷经常排查,对影响镇村和社区重点项目建设的矛盾问题及时排查,在国家和省市举办重大活动期间重点排查,在重大节日和矛盾多发期、敏感期例行排查;“两不漏”就是针对重点户、重点人的排查,做到社区不漏人、村组不漏户。截至目前,全区化解各类大小矛盾纠纷200余起,切实将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为文明城市创建奠定坚实基础。

  解难题促民生。通过入户走访、实地察看、民情恳谈等方式,了解群众疾苦,问需问计于民,使镇村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做到村情社情、户情民情、期盼愿望、问题困难“四个知晓”。着眼群众所急所盼,办得民心暖民心的实事,做雪中送炭的好事,根据镇村和各社区实际情况,帮助困难家庭解决上学、看病、就业、安居、饮水、行路、用电、通讯等民生问题。全区广泛开展“在职志愿者”行动30余次,落实志愿帮扶措施,关爱贫困群众、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中去。

  解瓶颈促发展。全区紧紧围绕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掌握基层实情,汲取群众智慧,解决基层实际困难。开展针对性调研,提出解决民生问题的新举措。在“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过程中,区委领导多次深入到福民社区,调查了解实际情况。为了进一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彻底解决小区“脏、乱、差”的现状,促进社区整体发展,区委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多次联系相关单位研究方案,落实责任,最终促成棚户区改造工程。

  解疑惑促落实。镇村和社区干部通过定期走访群众,公布联系电话,发放便民服务卡、网格员联系卡,记“民情日记”等形式,镇村干部和社区班子成员放下架子,“串百家门、问百家事、知百家情”,加强与群众的联系,与群众交朋友,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地进行交流,通过畅通群众联系干部的渠道,掌握真实情况,了解群众意愿,倾听群众呼声,为群众答疑解惑,解决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