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5市抽查出164条问题和隐患 兰州市13家企业查出42条

11.09.2015  09:11

  原标题: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大检查综合督查组在我省5市抽查出164条问题和隐患

  兰州市最多13家企业查出42条

   中国甘肃网9月11日讯 据西部商报报道(记者 张云)昨日记者从省安委会获悉,8月24日至28日,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大检查综合督查第十三组对我省进行督查,检查兰州、白银、金昌、武威、平凉5个地市的15个区县,现场抽查各类企业46户,共查出问题和隐患164条。其中,兰州市查出的问题和隐患最多达到42条;白银市6家各类企业共查出问题和隐患22条;金昌市7家各类企业共查出问题和隐患33条;武威市10家各类企业共查出问题和隐患39条;平凉市6家各类企业共查出问题和隐患28条。

  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大检查综合督查组指出,我省安全生产工作与推动全省安全发展的艰巨任务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复杂。事故总量仍然偏大、部分行业和地区事故反弹。今年上半年,全省较大事故同比增加3起,煤矿、建筑、铁路路外事故同比均有所增加。安全红线意识不强、安全摆位不高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近几年批准的57处资源整合煤矿,其中9万吨/年以下的45处,远低于关于煤炭产业政策的要求。全省危化监管力量不足与监管任务繁重的矛盾十分突出。部分危化运输企业对承运单位和车辆安全性能审查把关不严,底数不清,责任不明,管理混乱,安全隐患严重。

  兰州市查出的问题、隐患一览

  兰州市查出的问题和隐患最多,达到42条,涉及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中国石油西南管道兰州输油气分公司等13家各类企业。具体企业和问题如下: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未按照规定要求来访人员穿戴劳保鞋;风向标不符合规范要求;巡检人员巡检不及时。

  中国石油西南管道兰州输油气分公司:输油管线布置在排洪沟内,泄漏易对黄河水体造成污染;输油管道附近植物较多,易引发火灾危险。

  兰州市西固新兰化工厂:危险化学品登记证过期;从业人员对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基本不了解,文化程度全部为初中;设备未达到技术标准;罐体与周边高压线距离不够;没有安全风险公告;应急救援形同虚设。兰州市政府责成有关部门督促兰州汇丰石化公司落实整改。

  兰州翔鑫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罐区未加装紧急切断装置。

  兰州陇嘉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个人劳保用品超有效期使用;现场未按要求配备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主要负责人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掌握不全面。

  兰州益生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滤毒罐类型与现场有毒有害气体不匹配。

  兰州新江燃气有限公司:储罐安全阀未按期校验;静电接地测试报告无结论;充装间部分气瓶无防倾倒措施,充装间与库房之间未设置防爆墙;停用设施未挂停用标牌。

  华润雪花啤酒厂:氨罐区无重大危险源告知牌,无紧急切断阀;氨罐区可燃气体检测探头设置不规范;氨罐区防爆箱穿线管未密封;氨罐区防化服超有效时期使用。

  中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甘肃配送分公司:在线监测系统中的预警信息未及时消除;对运行车辆底数不清,对协议车辆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多种危险化学品运输应急预案雷同,并无任何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司机长期疲劳驾驶现象普遍;未开展专门培训,对外包运输司机、押运员没有开展培训。

  兰州轨道建设14工区:培训不扎实,现场人员不佩戴安全帽时有发生;自查没发现任何安全隐患,落实检查制度走过场。

  国芳百货大楼:周边商品批发等人员密集区存在消防隐患。

  中石油西部管道公司甘肃输油气分公司兰州作业区:有些消防水炮压力不足,消防水喷射不到油罐;应急物资仓库中的气体检测仪未定期检验;厂区内配电盘未设防护,存在非工作人员误操作风险;消防工具(斧)损坏;消防沙箱不能顺利打开;油罐巡检未按照规定配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