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小人遇窃,板子岂能全打在游客身上?

05.10.2014  11:09

  深圳的锦绣中华民俗村景区近年来频频遭遇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该景区的“南峰塔”,里里外外,只要人能够得着的砖上,每一层的每块砖几乎都被游客刻上了字。景区原来遍布所有微缩景观的陶瓷小人也大量丢失,总共5万个由著名美术家侯一民制作的陶瓷小人已所剩无几。(10月4日《南方都市报》)

  在景区建筑上乱画乱刻,甚至顺手偷走景区景观的配件物品,肯定是不文明行为,还在不同程度上构成了侵权和违法。景区管理单位当然可以就此提出谴责,并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权。

  但问题是,发生在深圳的锦绣中华民俗村景区的乱画乱刻和陶瓷小人遇窃,并非个例,也不在一个较短、较为集中的时间发生,时过境迁,景区维权索偿就显得毫无现实的操作可能。并且,更重要的问题是,按照该景区管理单位相关人员的说法,“一直在破坏,我们一直在修”,为什么不能增派人力在容易出现乱画乱刻现象的南峰塔增强值守,不能将单个造价高达70元的陶瓷小人较为集中的放置,并增强巡防看护?

  中外许许多多游客,在中外许许多多景区都有所谓的涂鸦爱好,要么“到此一游”,要么吐露对某人的爱慕,要么恶搞一番把仇家的名字和电话写上,这些不是今天才出现的现象。一个景区管理单位应当对此形成预期,如前述可以考虑在容易发生乱画乱刻的景点、建筑区域,增派值守人力,还可以安装专门的监控设备并明示将追究涂鸦者责任。中外景区为遏制,或者规范涂鸦现象还想出了其他很多办法,锦绣中华民俗村景区总可以借鉴一二,而不是一边放纵少数游客的乱画乱刻,一边却在泛化的吐槽所有游客的文明素质。对于大多数文明游览锦绣中华民俗村景区的游客来说,被莫名其妙指控了文明素质低下,岂不是躺着中枪冤得慌?

  至于该景区因为陶瓷小人被窃,而生出的愤懑,则更有些无稽。造价如此之高,如此珍贵稀缺的陶瓷小人,就不该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作遍布景区的设置。人的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在很多情况下是环境因素诱发影响的,要确保景区、景点、景观及配件的齐备完好,就不能不进行有效看护。反过来,没人值守,为游客拔取陶瓷小人提供了事实上的便利,这叫做故意诱发道德风险。

  说到这里,不妨提起同样在深圳发生过的一件类似事件。《南方都市报》2013年5月8日的报道称,2012年,深圳本地媒体与地铁企业等合作推出“幸福的红雨伞”公益活动,该活动允许市民不进行身份审核,只登记一个名字和联系电话就借用红雨伞。一年过去,深圳各地铁站共借出2196把雨伞,归还的仅70把,还有部分借伞人登记的电话号码是空号。该活动主办方同样也在吐槽市民文明素质不高。笔者曾在媒体发表评论指出,道德选择不仅出于道德自觉,更与制度设计相关,如果主办方建立了押金退伞条款等机制,就可以杜绝恶意占用公益资源的道德风险,也能发挥提醒作用,让借伞市民克服“懒得去还”的惰性。“幸福的红雨伞”公益活动的机制设置,就是在故意诱发道德风险,为主办方发表道德批评提供口实。

  公益活动也好,正常的市场行为也罢,都必须注重机制设计来控制潜在的道德风险和利益冲突。锦绣中华民俗村景区作为深圳市乃至我国华南最为著名的主题公园,在运营管理许多环节其实都严格贯彻了控制道德风险和利益冲突的原则,比如对不同介质门票的验票机制。那么,该景区在遇到频繁发生的景观建筑被乱画乱刻、景观配件失窃的问题时,应当首先致力于完善管理以减少景区维护更新成本,而不是把责任都悉数推到游客身上,用莫名其妙的文明素质论来掩饰管理者的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