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壁《问渠》管见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有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应该见到过这种情景:一方池塘,水面如此平静清澈,就像一面铺开的“镜子”(“一鉴开”),以至站在水塘边的人能清晰看见水面倒映的天光云影,看见云影的徘徊移动。这是一幅多么静谧、生动、明净的画面!
景由心造。透过诗人描绘的这幅画面,是否可以“返观”诗人的心境?同样的平静、明净,毫无杂念,毫无俗务纷扰。
网上有一则“感悟语录”:当你看见一池水的时候,如果水面是静止的,你就能看见月亮的倒影;如果水面摇动,月亮也就变得破碎、离散,很难看见真正的月亮。我们的思想也是这样。如果我们的思想动摇了,我们就看不到真实的世界。
诚如斯言。正是因为诗人朱熹内心的澄明境界,不为世弊所遮蔽双眼,观照到的物景才能如此新鲜生动,万物各自独立、各有形态,充满勃勃生机。这种内心的澄明境界,或许就是孔子所称“不惑、不忧、不惧”。
何以达到这种澄明境界?“源头”是什么?
朱熹是南宋大儒、理学杰出代表。他建立白鹿洞书院,订立《学规》,讲学授徒,宣扬道学。在湖南长沙修复岳麓书院,讲学以知行合一、穷理致知、反躬践实为主旨。通过躬身实践,格物致知,达到对最高的“理”的掌握——朱熹继承“二程”理学,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以“理”为核心范畴的哲学体系。这个“理”,是先验的形而上者,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是事物的规律,是社会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以最高的“理”来观照世间万物、人情的千姿百态,而心地分明,不觉纷扰、不生忧疑。
朱邦雄博士的陶壁艺术作品《问渠》,取象于诗,并非十分抽象。整个陶壁,便是“一面方塘”,方塘中倒映的天光云影,生动显现。《问渠》,“问”的或许就是书院的精神——师生荟萃,“相引而弥长”;“博学慎思、明辨笃行”,孜孜汲汲,求索于典籍,明理于躬行。一个人便是籍此拾阶而上以至内心的澄明境界。
而陶壁与侧边的雷阳书院的楹联“守道重醇儒,经师人师,文运宏开钦北斗;立名遵先哲,言教身教,士风不变式南邦”相互呼应,彰显积极入世实践、精学力行、为社会移风易俗之精神。“士风不变式南邦”,既是知识分子的自觉与自律,也是责任——不光在纷繁复杂中坚守“夫子之道”,更要以此影响和改变社会,“明德新民,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