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院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15.09.2014  19:15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兰州市检察院坚持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的理念,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和检察工作实践,以窗口职能部门为依托,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建议,积极回应群众诉求,把依法处理涉检涉诉信访问题、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有效途径,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提升群众工作能力与水平,切实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有效推动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该院将信访接待窗口作为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诉求的第一道窗口,坚持领导带头、以身作则,“重心”下移,虚心听取群众意见,真心实意服务群众。首先是健全和完善检察长接待制度。在接待室设置了“检察长接待日”公示牌,并开辟检察长接待室,将检察长的姓名、接待日期、接待地点提前一周予以公布,便于群众知晓。分管副检察长不定期地接待群众来访,缩短信访案件移转环节,增加批办案件的针对性,促进疑难接访案件的解决。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检察长在每周固定接待日当天,亲自接待申诉上访群众,当面征求广大群众对检察机关的意见建议,亲自处理重复上访、越级上访的案件,责令有关部门做好跟踪、督办、反馈工作,直至问题得到解决,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其次是开展院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定期接待来访群众工作。为方便群众举报、申诉,加强和改进涉检信访工作,该院印发《关于做好院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定期接待来访群众工作的通知》,通过施行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建立起公开透明、规范有序、方便群众、解决问题的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工作机制,引导和教育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权力就是责任、干部就是公仆、领导就是服务的宗旨观念。县处级领导干部每周轮流值守信访窗口,亲自接待群众,亲自征求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亲自处理信访群众提出的重要问题,面对面释法说理、答疑解惑、疏导心理,耐心细致地化解矛盾,从而影响和带动全院干警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关注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期待与要求,有效改进了检察机关作风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发生。
      加强内部协调配合,解决群众司法诉求。该院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始终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能力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效果的主要方式,加强机关业务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有效整合司法资源,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克服以往民事行政申诉案件由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在信访接待窗口受理后,当事人又可向民事行政检察部门重复申诉的弊端,该院控申部门与民行部门加强沟通协调,从提高工作效率,便捷服务群众的要求出发,在信访接待大厅直接设立民行案件申诉窗口,由民行部门直接接待受理民事行政案件当事人的申诉。对于不能当即受理的民事行政申诉案件,由控申部门在信访接待时受理,审查后符合条件的移转民行部门办理。民行处工作人员再次审查,确认受理的,由控申部门答复申诉人,从而杜绝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出现错误受理、重复受理等现象,同时避免了当事人多次往返检察机关,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等情况,充分提高了信访接待的工作效果和执法水平,依法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获得了来访群众的一致肯定。
      采取便民利民措施,提升检察机关形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院坚持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做群众工作,尊重群众,理解群众,关心群众,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把信访接待窗口作为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采取便民利民措施,真诚倾听群众心声,依法解决群众诉求,为群众排忧解难。在日常接待工作中,信访接待人员注重换位思考,增强群众观念,接待时细心询问、耐心答复、热心宣传。做到“五心四声”,即接待群众热心、解答问题耐心、处理问题公心、为民办事诚心、让群众感到顺心;来有迎声、听有心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针对上访人员中有不少老年人,且身体状况欠佳、情绪易激动的问题,市检察院努力改善接待工作条件,营造温馨文明的接待环境,在信访接待大厅准备了常用药品、饮水机、一次性纸杯等物品,给来访人员细致入微的关怀,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检察机关的贴心服务,对疏导情绪,缓和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好评和 满意,树立了检察机关文明高效、服务于民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