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学子“活化”陈列物 探索挖掘博物馆儿童教育

08.09.2016  21:12
        兰州大学大学生志愿者探索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的儿童教育功能。图为志愿者团队邀请裕固族老人走进博物馆儿童学习区参与互动。 唐发 摄

时值开学季,刚刚成为兰州大学一名大二学生的秦泊良终于在连续熬夜几天之后,完成了自己的“少数民族博物馆儿童教育”相关社会实践论文,这是他一整个暑假的“劳动成果”。

第一次参加“甘肃省县级少数民族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探索项目”,秦泊良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充分地运用到项目的探索研究之中,在对比国外案例之后,他发现,尽管博物馆资源丰富,但是教育计划、教育项目依旧落后,这也成为他参与此次项目的初衷。

据国家文物局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底,全国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已达到4013家,累计年观众量只有7.1亿人次,平均每人约2年才走进一次博物馆,县级博物馆的观众量及比例更低。

秦泊良和兰州大学文化多样性保护项目志愿者在甘肃省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的调查显示,当地居民中的大多数对所居县城的博物馆只停留在了解的基础上,只有27.9%的受访者表示有过参观经历,14周岁以下的青少年对博物馆展览和文物知识的了解程度则更低。

少数民族地区的博物馆布展、文物资源都非常不错,但参观人员太少,主要原因还在于缺乏教育功能,尤其是体验式教育的不足。”秦泊良认为,大多数博物馆仅显示了单向展览功能,缺乏针对青少年群体的互动教育活动,也没有相适应的宣传机制,很难吸引孩子们走进博物馆。“这是我想研究和尝试改善的地方。”秦泊良说道。

在经过多次讨论和验证之后,秦泊良和兰州大学、浙江大学的13名志愿者们组成了“馆语计划”团队,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博物馆合作,探索儿童教育活动的设置和宣传方法。

团队从设计儿童导览手册入手,制作了包括手绘参观地图、文物学习作业单、互动填字游戏等资料,希望能让孩子们带着导览手册更专注地参观,又能在互动过程中记住知识。此外,还帮助博物馆建立微信账号、卡通宣传单页、儿童互动学习区等,吸引孩子们走进博物馆、留在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同样参加该项目的司金予则把“馆语计划”带到了甘肃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博物馆,与秦泊良团队的关注点不同,她们希望探索将博物馆资源纳入社区与学校教育的可行方式。

我们希望把博物馆的展览与哈萨克族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串联起来,让陈列文物变活,成为孩子们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元素。”司金予认为,少数民族博物馆的儿童教育应该结合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特点,不仅是课外实践活动,而且是生活方式和民族创造力延续的重要形式,应该整合社区、家庭、学校的教育资源,透过博物馆这个平台,让青少年一代体验、传承民族文化。

基于这一项目理念,司金予和“文化行者”的伙伴们设计了两部分博物馆教育活动,一部分是博物馆引导参观,指导孩子们带着问题参观博物馆陈列,通过他们的思考让博物馆变得丰富起来;一部分则是回归生活的延续性学习,指导孩子们延伸参观内容,通过手工创作表达民族文化特点,通过在博物馆设置儿童舞台剧“活化”陈列内容,并邀请哈萨克族老人走进博物馆展示民族手工艺,以此串联社区与博物馆。

我们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博物馆成为孩子们喜欢去的地方,成为与他们生活联系紧密的场所。”司金予坦言,这是她和同伴们探索博物馆儿童教育的最终目的。

作为该项目的指导老师,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正元老师表示,探索挖掘县级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对当地文化传承和青少年教育都会产生积极作用,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更是可以激发少数民族青少年了解并热爱本民族文化的热情。


信息来源:中新网   刘继衡   周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