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红十字“爱心”已绘成美好家园

26.09.2014  17:58
--甘肃省纪念中国红十字会成立 110 周年系列活动“人道社会救助”侧记                                                           “爱心”播撒到农村每个角落       今年4月21日,台湾红十字组织捐资300万元人民币,援建甘肃舟曲县藏族中学多功能楼项目在当地开工,用于学校多功能楼及附属设施建设。学校现有学生1187人,藏族学生占约85%。 “5.12”地震后,中国红十字会援助792万元援建文县尖山乡尖山博爱小学教学楼、住宿楼、多功能楼各一栋,于2009年9月完工交付使用。在城市学校里有的多媒体教学设施,现如今在灾区农村学校也都有了,如微机室、电子教室、多媒体教学、幼儿教育室、阅览室等,老师们也可拿着电子课件上课了。       同样,“5.12”地震后,全国红十字会援建的“博爱新居”,也带来甘肃农村山乡巨变。宕昌县南河乡寺卜寨村(160户)“博爱新居”里一位70多岁老人说:“地震前我们住的是土坯房,现在一下子盖起了这么好的房子,我看至少跨越了30年!”       地震重建后,像这样的“博爱新村”甘肃灾区不止一处。康县灾后重建重点村——碾坝乡安家坝村,如今已成为“休闲度假村”。全村1320人,现已有1/3农户开办成农家乐,1/3农户在村庄河边旁发展蔬菜大棚产业,所有农户均把核桃产业做成农民增收的经济来源。   “没有党和政府,红十字会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与支持,我们自己就根本没有能力建这么好的卫生院,并新增加一些诊疗科室,让村民现在看病很方便。如今建成投入使用的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水平比过去至少提前了近20年......”陇南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如此说。                 “红十字” 成为政府救灾力量的重要补充       今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后,甘肃省红十字会呼吁全省社会各界奉献爱心,捐款捐物,救助受灾群众......       2013年,甘肃省红十字会全力组织实施了岷县漳县6.6级地震、省内特大暴洪和芦山地震救灾工作。灾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查看灾情、接收捐赠、发放物资、慰问群众。灾区各级红十字会冲锋在前,非灾区全力支援,所有捐赠物资在紧急救援阶段不积压、不停留即刻运往灾区。       甘肃省红十字会医疗救援队、心理救援队经过培训和演练,首次派往岷县漳县灾区,接诊伤病员878人次,开展健康教育宣传3000人次,高标准地完成了抗震救灾医疗救援任务,成为政府医疗救援力量的有效补充。       甘肃省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红十字会全力开展救灾应急工作,成为政府救灾力量的重要补充。2008年以来,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中,每年救助省内各类自然灾害10余次,累计接收各类救灾捐赠款物近15亿元。在交通、铁路、消防、电力、供水、建筑等高危险行业培训1.3万名应急救护员,在社区、学校等开展救护知识普及10万余人次。在高速公路沿线建立红十字道路救护站27个。       同时,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工作,为灾区恢复重建做出积极贡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共在我省7个受灾市州、39个受灾县区建成了13000户民房、268个村卫生室、77个村民活动室、211所农村学校,210所乡镇卫生院及医院。舟曲泥石流灾区恢复重建目标如期实现,援建的7个卫生项目、2个教育项目投入使用。岷县漳县6.6级地震灾后重建项目计划援建5个卫生院和2所学校。甘肃省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和5个市级、1个县级红十字会备灾仓库项目进展顺利。                           “红十字”不断拓宽社会救助领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今年8月8日至9日,甘肃省红十字会组织联系村徽县石佛村、泰伯村的村社干部、群众代表36人,驻2个村的双联干部11人,赴康县、西和县考察学习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工作。       根据甘肃省委“双联”工作要求,甘肃省红十字会扎实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徽县城关镇石佛村、永宁镇泰伯村,镇原县临泾乡石羊村和祁庙村兴办实事好事90余件,投资总额达到300余万元。 甘肃省红十字会创新“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开展模式,更多惠及困难群众。全省红十字会每年元旦、春节前开展“博爱送万家”活动,累计慰问城乡受灾和生活困难群众11万户。 每年“5.8世界红十字日”期间,组织志愿者进社区、进农家、进工厂、进学校开展急救演练、送医送药、知识扶贫、博爱助学等形式多样的救助活动。培训乡村医生、农村教师2500余人,援建“红十字书库”410个,新建扩建乡镇卫生院5所、村卫生室73所、农村学校20所,开展助学活动4000余人次,实施白内障免费复明手术3948例。救助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55人。连续多年开展了艾滋病预防、禽流感预防和农村健康知识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