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精准发力,培育多元富民产业

18.09.2015  11:32

  原标题: 【聚焦“1+17”精准扶贫方案】精准发力,培育多元富民产业——— 《关于精准扶贫富民产业培育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解读

  精准发力,培育多元富民产业

  ——— 《关于精准扶贫富民产业培育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解读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全国全面实现小康已经进入倒计时之际,如何打破我市小康建设进程整体滞后的局面?如何突破性地开展扶贫工作,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加快培育多元富民产业。”在今年出台的全市“1+17”精准扶贫系列方案中,《关于精准扶贫富民产业培育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产业是稳定脱贫致富的希望

  贫困是陇南最基本的市情,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开发任务繁重。

  然而贫困户要脱贫,靠党委、政府给钱给物等输血式帮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多年的实践证明,只有把贫困地区多元富民产业真正培育起来,贫困地区才能真正具备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才能如期实现真正脱贫。

  正如市委书记孙雪涛所说:“产业是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致富的希望。”

  因此,《方案》明确要求,要“紧紧围绕减贫增收这个核心,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劳务经济、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现代服务业等富民增收产业,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着力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确保如期实现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阶段性目标任务。”

  多举措培育多元富民产业

  方向已然确定,破冰前行势在必行。

  《方案》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市场导向,深化拓展“四产区、五基地、多片带”的总体布局,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并围绕“六化”目标,突出基地建设、科技管理、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等关键环节,全面落实提质增效措施;要突出发展劳务经济,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瞄准贫困户的主要劳动力,通过引导性培训和技能性培训,提高技能水平,增加务工收入。

  与此同时,要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大扶持力度,落实优惠政策,加快培育发展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

  《方案》明确,到2017年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70家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比2014年增长40%;到2020年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00家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实现翻番。

  《方案》还明确了要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农业科技扶贫能力、深入推进农村改革等措施任务。

  靠实责任五年内力争完成任务

  《方案》指出,到2017年底,农业特色产业覆盖建档立卡村比例达100%,全面完成第一阶段的各项目标任务。

  至2020年底,建成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多元富民产业体系,努力使贫困农村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收入水平等主要指标达到农村小康监测目标要求。

  这是一组可行的数据,是立足我市实际,制定的目标任务。

  而为了确保这个目标如期实现,《方案》明确了责任分工,要求精准扶贫富民产业培育工作要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市级协调推进、县区为责任主体”的原则,明确各自职责。

  同时,还对检查验收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指出要加强对精准扶贫富民产业培育工作的考核、监督、检查、验收,进一步促使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记者 韩县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