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十年 迈步新时代】陇南:智慧手段破解自然灾害预警难题

10.05.2018  23:06

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陇南是除四川主震区外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十年间,当地建立起了完善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

来到了陇南市马家沟村,自然灾害频发,尤其是去年8月7号发生了泥石流。(2017年画面)但是道路损毁,256间房屋严重受损,但1675人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大家说,他们的死里逃生是从一声锣响开始的。

陇南市武都区马家沟村防灾预警员 马二斤:平时我们就是用这个锣预警。敲锣通知大家转移。

记者:你怎么敲的呀?马二斤:边敲边喊,雨来了,就是这样去预警的。记者:我看您还拿了另外一个预警工具。马二斤:这是手摇报警器,平时我们就是这样的。记者:这也就是提醒大家有灾情要转移了,是吗?像您这样的预警员咱们村上有几个?马二斤:我们村上有三个。我们平时就是选拔村上有责任心的、不外出打工、长期在村上居住的人担任预警员。记者:大家都是义务的吗?马二斤:义务的。

陇南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张治:咱们这个平台整合了一千九百多个监测点的信息。当一旦发生灾情。系统就会上报指挥长,将应急短信发送到三千二百多个村的应急员的手中。这样的话,他们就能通过短信和这个撤离路线图及时转移群众。咱们这个平台还可以适用于各个单位不同的交叉指挥。咱们这个大厅在灾情发生的时候。就可以作为临时指挥中心。国土气象水利部门都可以在这个地方汇集,使用该平台进行现场指挥和调度,来保证救灾能够达到最大的效率。

陇南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成后,发送信息100万条,转移群众71万人次,最大程度减少灾难中的人员伤亡。

记者:甘肃台,张弛,李璟慧,蒋擘,陇南台,杜薇

甘肃台报道

编辑:钟姊姣

甘肃新闻·聚焦全省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