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打造甘肃向南开放的桥头堡

03.12.2014  11:13

  武罐高速公路余家湾大桥。兰海高速武罐段去年12月底建成通车,陇南结束了境内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本报通讯员张凤麟

  近日建成通车的成武高速公路。 本报通讯员和龙  

  12月1日,纵向连接十天高速和兰海高速的成武高速建成通车,大大缩短了陇南至兰州、四川、重庆的空间距离。与成武高速公路通车一样,这个冬日里,让陇南群众无比激动的还有五阳公路的修通,这条贯通陇南南部大景区的公路,成为甘陕川交界地带的“黄金通道”。加上2013年通车的武罐高速和目前正在建设的兰渝铁路、兰成铁路、成州机场、十天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作为我省南大门的陇南市正在形成综合立体交通网络,陇南与重庆、成都等南部城市即将实现当日往返。把陇南建成我省向南开放桥头堡的帷幕已悄然开启。

   加快建设甘肃向南开放的桥头堡,是陇南后发赶超,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重大战略选择

  陇南地处我省东南部,东邻陕西,南接四川,素有“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称。自古以来,这里不仅是中原和西北入蜀的军事要道,也是西南通往西北的茶马古道,更是西北药材、皮毛等特产运往长江流域交换物资的主要通道,在没有公路和铁路前,陇南就是甘肃乃至西北南下入川、入陕南的前沿关口。

  2013年12月,陇南在市委三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433”发展战略中,确立了“把陇南建成甘肃向南开放的桥头堡、甘陕川接合部重要的交通枢纽联结地、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和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努力建设幸福美好新陇南”的发展目标。

  一年来,围绕这一目标,全市上下在认识上高度一致,在落实上同频共振,在扶贫开发、生态文明、产业培育、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快速推进,在基础设施、改善民生、社会治理等方面着力夯实,在电子商务、金融支撑、非公经济发展等方面集中突破,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又好又快的良好发展态势。

  特别是在谋划建设甘肃向南开放桥头堡的进程中,陇南先后与广元、绵阳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代表我省参加了第十五届西博会。会上,陇南与四川甘肃商会、重庆甘肃商会签订了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与港中旅成都分公司签订了旅游合作框架协议。在第20届兰洽会上陇南与川渝籍客商签约项目达到43个,占总签约项目数的近3成。目前,四川恒康集团、四川威远刚子公司、重庆太极集团、重庆农业投资集团等多个川渝地区的大型企业将战略发展眼光瞄向了陇南,并重点布局中药制造、农特产品加工、水利、旅游开发、有色金属冶炼等产业。

  同时,随着西成开发区、武都吉石坝现代物流园、哈达铺华昌国际中药材物流城、陇南电子商务孵化园等园区的相继建成,陇南承接项目的能力逐步增强。

   加快建设甘肃向南开放的桥头堡,既有现实基础,也是客观选择

  建设甘肃向南开放的桥头堡,是由陇南的区位特点、阶段性特征以及在全国、全省发展布局中的重要位置决定的,是陇南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开放活力的现实需要。

  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说:“陇南提出建设‘甘肃向南开放的桥头堡’,是基于武罐、成武高速公路贯通,陇南的交通发生历史性改善之后作出的超前谋划,是陇南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战略选择。

  从地理区位看,陇南地处陕甘川三省接合部,市区与兰州、西安、成都、重庆的直线距离均在400公里左右,东南部县区与陕西汉中、四川广元、阿坝等市州相邻,武罐高速、成武高速通车后,拉近了陇南与陕西、四川的时间距离,陇南向南开放有了便捷的交通基础保障。

  从发展历史看,陇南与川渝地区、陕南地区同处秦巴山区,“三江一水”向南流,山水相依、民情相通、产业相近、文化相融,自古以来经贸往来、文化交流频繁。

  从区域发展看,列入国家发展战略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关天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这四大经济板块都辐射到陇南,或者说陇南均在这四大经济板块的覆盖半径之内,是重要的结合区域,南下川渝、陕南是陇南实现多极突破、全方位开放的现实选择。

  从全省定位看,甘肃要向南开放,陇南是名副其实的前沿阵地,放在全省来衡量,陇南是甘川人文交流的桥梁纽带,贯通南北的交通枢纽,甘川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基地。今年第十五届西博会上,省上主推陇南,就是要陇南走在甘肃向南开放的最前面。

  从现有基础看,陇南在长江上游有着重要的生态地位,这一区域是甘陕川三省十分特殊的生态保护区和循环经济区。武罐高速没通之前,因为交通条件制约,陇南的目光一直向北,努力接轨北部市场,在向南开放上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随着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交通项目的相继实施和陆续建成,陇南境内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将陇南封闭落后的区位劣势转化为辐射四方的区位优势,秦巴山贫困地区将成为活力四射的“金三角”。对于向东南沿海开放来说,陇南比新疆、兰州甚至成都,在运输距离和运输成本上都有优势。把陇南建成甘肃向南开放的桥头堡,既有政策机遇、又具备现实条件。

   加快建设甘肃向南开放的桥头堡,陇南深度谋划研究,突出发力重点

  向南开放,不仅是陇南全方位开放的战略布局,更是一个战术重点的调整,是在不减弱向其他方向开放力度的基础上,开启一扇新的窗口。

  孙雪涛说,加快建设甘肃向南开放的桥头堡,陇南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围绕融入成渝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以路网互通为基础、经济合作为依托、产业开发为抓手、人文交流为纽带,加强与川渝、陕南地区政治、经济、生态、商贸、旅游、文化、信息等各个领域的务实合作,努力建设“金三角”地区开放开发共同体。

  在谋划未来、布局项目上,陇南将把目光向南延伸。在“十三五”规划编制中,陇南将发展规划放到全国发展大局中审视,把川渝、陕南地区纳入视野,增强主动融入的意识,深入研究陇南与川渝、陕南地区在资源、产业、项目等方面的互补互通点,优先布局一批能够彰显优势、弥补短板的项目,布局一批产业外向度、关联度高的项目,布局一批有利于融入大九寨旅游圈的生态项目,布局一批彰显共同底蕴的文化产业项目。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建好陇南的各类园区,整合各类资源,谋划、包装、推出一批投资项目,吸引川渝、陕南客商到陇南的园区投资创业,打造一批产业集群,促进成渝经济区与长江经济带向北扩展,带动陇南发展空间向南延伸。

  在合作发展上,陇南将与川渝、陕南等地区优势互补、携手共进。陇南与川渝、陕南,特别是川西北的经济同向度、产业关联度、资源相似度高,抱团发展有广阔的空间。今后不仅继续深化与汉中、安康、广元、绵阳、巴中、阿坝等毗邻市州的友好关系,还将区域合作的步子向南迈得更远些,放眼川渝、陕南各市州,搭好平台、系紧纽带、畅通渠道,实现双向开放、互利双赢,把陇南与川渝、陕南地区建成衔接四大经济板块的区域中心。围绕文化旅游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攻坚、产业开发、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共同谋划一批打破行政区划、覆盖多个区域的大项目,与川渝、陕南相关市州组团,一体争取、一体实施,通过努力,把这一区域经济的影响力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争取获得更多支持。

  在产业开发上,陇南将打破区域局限,向南链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围绕特色农业发展,陇南将加快发展南部地区共有的油橄榄、茶叶、中药材、食用菌和林下经济等特色优势产业,做好产加销各环节的衔接工作,构建技术共享、市场互用、覆盖面大、影响力强,跨行政区划的特色产业基地。围绕白龙江、白水江水资源开发,加快谋划实施一批与四川相衔接的水电能源、水产养殖等项目。围绕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依托“两江”自然保护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陇南丰富的红色、历史、民俗文化资源,加快各旅游景区景点建设,打通连接线,利用九寨沟国际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建设覆盖陇东南与川西北,辐射甘陕川的九寨沟大旅游圈,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陇南将把优化交通项目放在建设向南开放桥头堡的首要位置进行布局。依托现有兰海、京昆高速,协调加快在建高速公路进度,积极争取武九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早日建成南下川渝、东出陕南的交通大动脉,同时千方百计完善市内交通网络,打通出口路,连接断头路,做密连接村镇与主干线的交通毛细管,接轨川渝、陕南交通体系,形成向南开放的便捷通道。着力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加快“两江一水”综合治理,做好与川陕交界地带协同治理和水利设施整体贯通工作,促进三地共发水财、共治水患。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加强“两江”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与四川、陕西方面积极合作,实施一批生态保护工程,共同守护好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打造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在商贸物流上,陇南将通过便利的交通、快捷的电子商务,向南汇聚物流、信息流。武罐高速没有通车前,陇南市的物流、信息流总体趋北,电子商务的运输,西安、兰州、天水是必经的物流中转站,与西南地区的交易也要取道西安、天水等地,明显增加了运输成本。今后,陇南将充分利用南北贯通的便利交通条件、地缘相近的先天优势和经济发展的互补优势,加快建设面向西南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积极融入川渝物流体系,特别要瞄准重庆港开辟新的物流配送通道,把陇南建成连接南北的重要物流中转站。

  陇南市市长陈青说,兰渝铁路建成后,陇南向南开放的大动脉贯通,将极大地推动物流、旅游、文化等产业的快速发展,西北大批量的物资将通过这一通道南下入渝,然后经过水运到达各地,陇南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集散地、中转站。今后,陇南将抢抓机遇,做好“入渝得水”文章,壮大仓储、物流等相关产业,把西北与西南两个市场连接起来,实现产品互卖,让大山深处的陇南借助兰渝铁路变成商贾云集、商品聚集、信息密集的桥头堡。(记者 周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