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探索建立医疗器械监管社会共治格局

16.07.2014  19:34

医疗器械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其质量安全群众高度关注,社会影响深远,必须下大力气、采取有效举措予以保障。陇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深入推进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的同时,积极在监管机制上想办法、出实招,在建立完善社会共治格局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明确政府主管责任。陇南市将医疗器械监管工作成效纳入市政府对县区政府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明确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地方政府负总责。

二是细化部门履职要求。陇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监管部门除专项检查外,日常巡查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不少于2月1次,每次必须填写现场检查笔录。同时,加强同卫生部门的协调,积极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每年开展一次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质量评估工作。

三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陇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签订责任书,明确企业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要求企业每季度开展医疗器械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按时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送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归入监管档案。

四是发挥社会监督作用。陇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全市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建立诚信档案,在其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悬挂《陇南市医疗器械安全诚信公示牌》,每季度对该单位诚信等级进行动态评定,每年度进行年度诚信等级评定,评定结果记入诚信档案,同时在公示牌上及时公示该单位诚信等级和不良行为,让群众方便快捷地了解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的诚信状况。

众人拾柴火焰高。”通过发挥多方作用,陇南市医疗器械市场秩序稳中向好,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监管效能进一步提升,有效保障了群众用械安全。(陇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供稿)